字好书
踏莎行(和赵国兴知录韵)

《踏莎行(和赵国兴知录韵)》

时间: 2025-05-02 12:35:09

诗句

吾道悠悠,忧心悄悄。

最无聊处秋光到。

西风林外有啼鸦,斜阳山下多衰草。

长忆商山,当年四老。

尘埃也走咸阳道。

为谁书便幡然,至今此意无人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5:09

原文展示

踏莎行(和赵国兴知录韵)
作者:辛弃疾

吾道悠悠,忧心悄悄。
最无聊处秋光到。
西风林外有啼鸦,
斜阳山下多衰草。
长忆商山,当年四老。
尘埃也走咸阳道。
为谁书便幡然,
至今此意无人晓。

白话文翻译

我的道路漫长而悠远,心中充满忧虑。
在最无聊的时刻,秋光悄然到来。
西风吹来,林外传来啼鸦的声音;
斜阳下,山脚多了衰败的青草。
我常常怀念商山,那时的四位老者。
尘埃在咸阳大道上也会随风而去。
我为谁写下这些,忽然间变得如此感慨,
至今没有人能理解我的心意。

注释

  • 吾道悠悠:我的道路漫长而悠远。
  • 忧心悄悄:心中忧虑,心事重重。
  • 无聊处秋光到:感受到无聊的时候,秋天的光景到来了。
  • 啼鸦:乌鸦的叫声,象征孤独与哀愁。
  • 斜阳:夕阳,暗示时间的流逝。
  • 商山:指商山的四位老者,是历史人物,象征着老成持重。
  • 尘埃也走咸阳道:尘埃随风而去,咸阳道指古代通往咸阳的道路,象征历史的流逝与不可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济南人,宋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以豪放、激昂的词风著称,作品多描绘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是“词中之龙”。辛弃疾的诗词多受其军事生涯和爱国情怀影响。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辛弃疾晚年,正值他经历了许多政治挫折和人生苦闷之时。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他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深思。

诗歌鉴赏

《踏莎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对往昔的追忆。开篇“吾道悠悠,忧心悄悄”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境,悠长的道路象征着人生的漫长旅程,而“忧心”则为全诗奠定了忧伤的基调。随着“最无聊处秋光到”,诗人开始感受到秋天的到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接下来的“西风林外有啼鸦,斜阳山下多衰草”中,西风与啼鸦的意象交织,营造出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夕阳下的衰草则象征着衰老与失落,暗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无奈。

在回忆“长忆商山,当年四老”的部分,诗人追忆起与友人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反衬出自己孤独的现状。“尘埃也走咸阳道”则用历史的沉淀与尘埃的流动,传达出一种对历史的感慨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最后两句“为谁书便幡然,至今此意无人晓”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对自己内心情感的迷惘与无奈,强调了自我反思与孤独的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吾道悠悠,忧心悄悄: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与忧虑。
  2. 最无聊处秋光到:在无聊时刻,秋天的光景悄然来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3. 西风林外有啼鸦:西风带来了啼鸦的声音,增添了孤独的氛围。
  4. 斜阳山下多衰草:夕阳下的衰草,象征生机的消逝与时间的流逝。
  5. 长忆商山,当年四老:怀念往昔美好时光,提到四位老者,暗示成熟与智慧。
  6. 尘埃也走咸阳道:历史的沉淀与时间的流逝,诗人感慨万千。
  7. 为谁书便幡然:写下这些感慨,似乎是为谁而作,显得孤独。
  8. 至今此意无人晓:内心的感受无人理解,强调孤独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一条漫长的道路,表达人生的感慨。
  • 拟人:秋光、啼鸦等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情绪。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往昔的怀念,流露出浓厚的孤独与无奈之感,反映了诗人深刻的历史感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光: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啼鸦:孤独与哀愁的象征。
  • 斜阳:暗示夕阳西下,时间的推移与生命的终结。
  • 衰草:代表衰老与失落的象征。
  • 商山四老:象征智慧与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吾道悠悠,忧心悄悄”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忧虑
    C. 平静

  2. “西风林外有啼鸦”中,啼鸦象征了什么? A. 喜悦
    B. 孤独
    C. 希望

  3. 诗人对往昔有怎样的情感表现? A. 忘却
    B. 怀念
    C. 轻视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 辛弃疾 vs. 李清照:两位词人均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人生的感慨,但辛弃疾的情感更为激昂,李清照则更显柔婉与细腻。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诗词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齐天乐 腊月二日,汪扑 齐天乐 题屈劭宣家藏翁山先生手卷 齐天乐 题湘烟阁秋蝶扇子 齐天乐 天津闻蝉,用吴韵 齐天乐 齐天乐 齐天乐 苕南道中 齐天乐 其二 浔州木棉 齐天乐 题潘榕皋农部归帆图 齐天乐 和忆云题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单耳刀的字 巧不可阶 韦字旁的字 玉山自倒 颓伤 冻莇 本位主义 禾字旁的字 打退堂鼓 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 精准农业 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長字旁的字 十世单传 数米量柴 釆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