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3:44
隐隐泉悬,琤琤波浅,回峰激石明珠溅。
殷勤送客到岷江,岷江更送长江远。
穿雨披烟,援藤跨涧,天公未许仙源现。
莫言此去隔千山,还应梦里追寻遍。
隐隐约约的泉水从悬崖流下,清脆的波浪轻轻荡漾,回响在峰回路转的山石间,如明珠般溅起水花。热情地送客到岷江,岷江又将旅人送向更远的长江。穿行在雨中,披着烟雾,攀援着藤蔓跨越涧谷,然而天公似乎不愿显露出仙源的踪迹。不要说这一去便隔着千山万水,梦中仍应能追寻到那份美好。
本诗提到了岷江和长江,二者都是中国著名的河流,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旅程的延续。诗中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
蔡淑萍,现代诗人,作品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蕴含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
本诗创作于游览龙池森林公园时,诗人被自然景观所打动,表达了对自然美和人生旅途的思考。
《踏莎行 其四 游龙池森林公园》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抒情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前两句通过对泉水与波浪的描绘,展现了龙池的自然景观。泉水从高处流下,发出悦耳的声音,波浪轻轻荡漾,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和谐。接着,诗人用“殷勤送客”来表达对友人的热情款待,岷江和长江的意象则象征着生命旅程的延续与远方的向往。
在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穿行于烟雨中的情景,尽管天公未允仙源显现,但心中对美好的渴望不会因距离而减弱。这一层含义蕴含着对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哪怕前路艰难,依然愿意在梦中追寻。
整首诗的韵律和谐,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浓厚的抒情气息。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与感悟。
诗中“琤琤波浅”是形容什么?
A. 水声清脆
B. 雨声
C. 风声
诗人对客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A. 疏远
B. 热情
C. 冷漠
“天公未许仙源现”意味着什么?
A. 理想未实现
B. 理想已实现
C. 理想不重要
《静夜思》与《踏莎行》: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但《静夜思》更加强调对故乡的思念,而《踏莎行》则侧重于对自然美的赞美和人生旅途的探索。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运用上各有特色,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