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3:49
临江仙
作者: 米友仁 〔宋代〕
昨夜扁舟沙外舣,
淮山微雨初晴。
断云飞过月还明。
一天风露重,
人在玉壶清。
水际不知何许是,
遥林辨微青。
醉迷归梦强凌。
谁言东去雁,
解寄此时情。
昨夜,小船停靠在沙滩外,
淮山的细雨刚刚停歇。
断断的云彩飞过,月亮依然明亮。
这一天,风露沉重,
人在如玉的酒壶清酒中。
在水边不知道这里是哪里,
远处的树林只能依稀辨认出微微的青色。
醉意迷离,归梦难以坚持。
谁说那向东飞去的大雁,
能够寄托我此时的情感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米友仁(1074—1150),字仲明,号白石,宋代诗人,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作品多表现清新、典雅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时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以及内心的情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这首《临江仙》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江边风景,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思考与情感。开篇以“昨夜扁舟沙外舣”引入,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渔舟停靠在沙滩,细雨初晴,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诗人在此情此景中感受到一种清幽的孤寂,“人在玉壶清”则是诗人饮酒的闲适与惬意,却也暗含了对人生的感慨。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开始对自身的处境进行反思,水际的茫然与遥林的微青,似乎在表达一种对未来的迷惘与对往事的追忆。最后的“谁言东去雁,解寄此时情”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离别与思念的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对离别的无奈,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扁舟”是指什么?
“东去雁”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诗人通过何种自然元素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米友仁的《临江仙》同样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前者通过月光引发的思乡情感,而后者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内心的孤寂相结合,展现出不同的情感深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