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临江仙 秋苇

《临江仙 秋苇》

时间: 2025-04-26 19:27:47

诗句

独向清溪垂钓饵,残芦夹岸萧萧。

西风吹紧任蓬飘。

枝摇怜弱骨,花袅怯宫腰。

不识芦中人在否,每称贫士知交。

满江残雪覆平桥。

炊烟通一缕,夜夜宿渔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27:47

原文展示:

临江仙 秋苇
独向清溪垂钓饵,残芦夹岸萧萧。
西风吹紧任蓬飘。
枝摇怜弱骨,花袅怯宫腰。
不识芦中人在否,每称贫士知交。
满江残雪覆平桥。
炊烟通一缕,夜夜宿渔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一个人在清溪边垂钓的情景。岸边的残芦在微风中萧瑟而舞,西风紧紧吹来,任凭浮萍在水面上飘荡。树枝摇曳,似乎在怜惜我这弱小的身躯,而花影摇曳,仿佛在畏惧着宫女的纤细腰身。我不知道芦苇丛中是否有其他人在,然而总有人称我为贫士的知交。平桥上覆满了江水的残雪,炊烟缭绕,仿佛在每个夜晚都能看到我在小舟上安然入睡。

注释:

  • 清溪:指清澈的小河,象征宁静与清新。
  • 垂钓饵:指的是垂钓时使用的鱼饵。
  • 残芦:指岸边枯萎的芦苇,寓意孤独与凋零。
  • 西风:秋风,象征季节的变迁。
  • :水面上的浮萍。
  • 知交:指朋友、知音。
  • 满江残雪:形容江面上白色的残雪,给人以寒冷的感觉。
  • 炊烟:指渔民的生活气息,象征温暖和归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尔堪是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多,但其诗作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个人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出一种淡泊和闲适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秋天的某个时刻创作的,诗人独自垂钓,感受着秋风的萧瑟与江水的寒冷,表达了一种与世无争的心境和对自然的深刻体悟。

诗歌鉴赏:

《临江仙 秋苇》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的淡淡感伤。开头“独向清溪垂钓饵”,展现了诗人独自一人,享受自然与宁静的情景,映射出一种孤独却又宁静的生活状态。随着“残芦夹岸萧萧”,诗人将视线转向周围的环境,萧瑟的芦苇在秋风中摇曳,营造出一种萧条的气氛。这种景象,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迁,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

接下来的“西风吹紧任蓬飘”,在描绘自然环境的同时,也暗示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用“枝摇怜弱骨,花袅怯宫腰”来形容自己,体现出一种自我对照与对生活的感悟。尤其是“怜弱骨”与“怯宫腰”的对比,突显了诗人的脆弱与无奈。

“每称贫士知交”,则让人感受到诗人虽身处孤独,却与自然中那些同样孤寂的存在心生共鸣。这种情感在“满江残雪覆平桥”中达到了高潮,江面的残雪与诗人的心情相呼应,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结尾的“炊烟通一缕,夜夜宿渔舠”,则给整首诗带来了温暖的气息,暗示着诗人在孤独的生活中依然寻找到安宁与归属。

整首诗以清溪、芦苇、西风等意象贯穿,营造出一种秋天的孤寂与宁静,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独向清溪垂钓饵:独自一人来到清澈的小溪边,准备下钩垂钓。
  2. 残芦夹岸萧萧:岸边的枯萎芦苇在风中摇曳,显得萧索。
  3. 西风吹紧任蓬飘:西风猛烈地吹来,水面上的浮萍随之漂荡。
  4. 枝摇怜弱骨:树枝摇曳,似乎在同情我的弱小身躯。
  5. 花袅怯宫腰:花影轻轻摇曳,似乎在畏惧宫女般纤细的腰身。
  6. 不识芦中人在否:不知道芦苇丛中是否还有他人。
  7. 每称贫士知交:常常有人称我为贫士的朋友。
  8. 满江残雪覆平桥:江面上覆盖着残雪,平桥在雪中显得孤寂。
  9. 炊烟通一缕:炊烟袅袅升起,连接着温暖的家。
  10. 夜夜宿渔舠:每晚我都在小舟上安然入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枝摇怜弱骨”用树枝摇曳比喻对自己的怜惜,增强了情感共鸣。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如“花袅怯宫腰”,使得景物更具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满江残雪覆平桥”与“炊烟通一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接受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诗人传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溪:象征着宁静与纯净的生活状态。
  • 残芦:象征孤独与无情的时间流逝。
  • 西风:象征季节变迁与生命的无常。
  • 炊烟:象征温暖、归属与生活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残芦夹岸萧萧”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
    • C. 兴奋
  2. 诗人用“枝摇怜弱骨”来体现什么?

    • A. 自我怜惜
    • B. 对他人的同情
    • C. 生活的繁华
  3. 诗中“满江残雪覆平桥”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冬天的凋零
    • C. 孤独与寒冷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终南山》
  • 温庭筠的《更漏子》

诗词对比:

《月下独酌》与《临江仙 秋苇》均描绘了独处时的心境,但前者更显酒意与豪情,而后者则体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人生的淡泊。两者虽同为独处情境,但情感基调各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王维与李白的诗歌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朝谒南岳 玉渊亭 西江月(代五三弟为老母寿) 浣溪沙(以贡茶、沈水为扬齐伯寿) 送万老六言 和韩中父 其二 有怀长沙知识呈钦夫兄弟 其三 丑奴儿(张仲钦母夫人寿) 鸾溪 赠邕州滕史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艮字旁的字 师谟 海岱清士 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应变无方 义藴 爱富嫌贫 乙字旁的字 包含死的词语有哪些 梦见周公 足字旁的字 搘撑 各言其志 鹵字旁的字 周妥 犬字旁的字 独步天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