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临江仙

《临江仙》

时间: 2025-05-02 10:49:30

诗句

薄幻轻因经几劫,枕函残泪犹温。

强扶倦影度朝昏。

窗明尘不到,香烬篆无痕。

检点清愁随逝水,莫教凄断吟魂。

飘零何用问孤根。

华年枝上露,往事梦中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9:30

原文展示

薄幻轻因经几劫,枕函残泪犹温。
强扶倦影度朝昏。窗明尘不到,香烬篆无痕。
检点清愁随逝水,莫教凄断吟魂。
飘零何用问孤根。华年枝上露,往事梦中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薄薄的幻影轻轻地在经历了几次劫难后,枕边的泪水依然温热。我努力扶起那疲倦的身影,穿越日夜的交替。窗明亮,尘埃无法停留,香烛的余烬却没有留下痕迹。细细品味那些清淡的愁绪,随流水远去,不要让悲伤断绝了我的吟唱灵魂。飘零的花瓣又如何去问孤独的根源?华丽的年华上挂着露珠,往事如梦般回荡在心中。

注释

  • 薄幻:轻微的幻影,暗指过往的记忆。
  • 几劫:经历了几次磨难。
  • 枕函:枕边的物件,象征着过去的情感。
  • 倦影:疲惫的身影,代表着诗人的心态。
  • 香烬篆无痕:香烛的余烬没有留下痕迹,象征过往的事物已成过去。
  • 清愁:指的是清淡的忧愁。
  • 飘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孤根:孤立的根源,暗指孤独和无助。
  • 华年:指年轻的美好岁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丁宁,近代诗人,生于19世纪末,卒于20世纪初。其作品多以抒情、感怀为主,语言清新脱俗,往往蕴含深厚的情感和哲理。

创作背景

《临江仙》写作于丁宁晚年,正值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反思之际。诗中流露出对青春岁月的追忆,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个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诗歌鉴赏

《临江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过往的追忆。开头的“薄幻轻因经几劫”,便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暗示着作者经历的磨难与苦痛。接下来的“枕函残泪犹温”,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情感的深渊,仿佛可以触摸到那份未曾愈合的伤痛。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精致,“窗明尘不到,香烬篆无痕”,清晰的窗户与无痕的香烛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内心的清澈与过往的无迹可寻。诗人情感的细腻与深邃在此显露无遗。接下来的“检点清愁随逝水”,则展现了诗人对往事的思索,似乎在提醒自己要放下这些忧愁,让它们随着流水而去。

最后,诗人以“华年枝上露,往事梦中身”结束,既是对青春的眷恋,也是对过往的缅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读者带来了深深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薄幻轻因经几劫:轻薄的幻影因经历了几次劫难而显得微弱。
  2. 枕函残泪犹温:枕边的物件上仍留有温热的泪水,象征着未愈的伤痛。
  3. 强扶倦影度朝昏:努力扶起那疲倦的身影,穿越日夜的变迁。
  4. 窗明尘不到,香烬篆无痕:窗户明亮,尘埃无法停留,香烛的余烬却没有留下痕迹。
  5. 检点清愁随逝水:细细品味那些清淡的忧愁,随流水远去。
  6. 莫教凄断吟魂:不要让悲伤断绝了我的吟唱灵魂。
  7. 飘零何用问孤根:飘零的花瓣又如何去问孤独的根源?
  8. 华年枝上露,往事梦中身:华丽的年华上挂着露珠,往事如梦般回荡在心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薄幻”比作过往的回忆,形象地展现了记忆的轻微与脆弱。
  • 拟人:如“香烬篆无痕”,赋予了无生命的物体情感。
  • 对仗:如“窗明尘不到,香烬篆无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青春与过往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内心的孤独。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幻影:象征记忆、过往的轻微与虚幻。
  • 泪水:代表情感与痛苦的记忆。
  • 倦影:象征疲惫的生命状态。
  • 尘埃: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过往的消逝。
  • 香烛:代表过去的点滴与记忆的痕迹。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露珠:象征青春的短暂与美好的瞬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薄幻”指的是什么? A. 现实
    B. 记忆
    C. 梦境

  2. “窗明尘不到”的意思是: A. 窗子亮堂,尘埃无法停留
    B. 窗子暗淡,尘埃满布
    C. 窗子被封闭

  3. 诗中提到的“华年”指的是什么? A. 老年
    B. 青春
    C. 中年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与《临江仙》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登高》更侧重于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反省,而《临江仙》则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记忆的追溯。两首诗在情感和意象的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透出一种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过往的怀念。

相关查询

五坞山五首 其二 修竹坞 宛转行 答衍师见赠 闰三月有感二首 送哲明府之新淦 吴僧日章讲师赴召修蒋山普度佛事既罢东归送别二首 其一 葵花 姑苏杂咏 师子林十二咏 修竹谷 石屋 金征士玟雨中见过留宿(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偿其大欲 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冬日夏云 青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己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帝家 天政 洗垢寻痕 包含宗的词语有哪些 鱼龙漫衍 贴费 由近及远 包含覆的成语 至字旁的字 投资基金 全知全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