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5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57:47
奇父先至湘阴书来戒由禄唐路而仆以它故由南
云接湘阴百里松,肃肃穆穆湖南风。
随时忧乐非人世,迎我笙箫起道中。
竹舆两面天明灭,秋令不到林西东。
未必禄唐能办此,题诗着画寄兴公。
奇怪的是,父亲先在湘阴写信来,告诫我不要走禄唐路,因其他事情而改走南路。
云雾缭绕湘阴的松林,肃静而庄重的湖南风吹来。
无论何时的忧乐都与世无关,迎接我的是笙箫的乐声在道中回荡。
竹舆的两侧,天色明明灭灭,秋天的气息还未到达林西东。
未必禄唐能办到这样的事情,题诗作画寄托给兴公。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景文,号白石,是宋代著名的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他的诗歌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方旅行的途中,受父亲的嘱托而改变行程。诗人通过描绘湘阴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亲情的珍视。
此诗以湘阴的自然风光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提到父亲的信件,暗示了亲情的牵挂和对生活选择的思考。接着描绘了湘阴的松林和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肃穆的氛围,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中“随时忧乐非人世”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超然态度,似乎在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迎我笙箫起道中”则是对音乐的向往,显示出诗人渴望在自然中寻求内心的安宁与快乐。同时,秋天的气息未至,象征着变化与时间的流逝,诗人似乎在感慨人生的无常与变迁。
全诗在最后通过“未必禄唐能办此”一句,流露出对现实的反思和对理想的不屈追求,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对人生选择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传递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地名是哪个?
A. 禄唐
B. 湘阴
C. 林西
D. 南路
诗人用什么乐器来迎接自己?
A. 琵琶
B. 笙箫
C. 二胡
D. 古筝
“未必禄唐能办此”中的“禄唐”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唐代的官职
C. 一个地名
D. 一位朋友
答案: 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