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登华山三首 其一

《登华山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2 12:46:23

诗句

万古神灵岳,三峰镇雍州。

首阳曾北裂,星宿此东流。

台驻轩皇跸,天垂白帝旒。

行携九节杖,长啸访丹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6:23

原文展示:

万古神灵岳,三峰镇雍州。
首阳曾北裂,星宿此东流。
台驻轩皇跸,天垂白帝旒。
行携九节杖,长啸访丹丘。

白话文翻译:

万古以来的神灵之岳,三座峰峦守护着雍州。首阳山曾经北面裂开,星宿在此东方流动。台上停驻着轩辕皇帝的车辇,天上悬垂着白帝的旒帔。我手握九节杖,长声啸叫,前往寻访丹丘。

注释:

字词注释:

  • 万古:形容时间久远,指悠久的历史。
  • 神灵岳:指华山,因其雄伟壮丽而被视为神灵之地。
  • :镇守,稳固的意思。
  • 雍州:古地名,今陕西一带。
  • 首阳:指首阳山,古代传说中的神山。
  • :分开,开裂。
  • 星宿:天上的星星。
  • 轩皇跸:轩辕皇帝的车辇。
  • 白帝旒:白帝的旒帔,旒是一种装饰性的衣饰。
  • 九节杖:一种古代的手杖,象征修道者的身份。
  • 丹丘: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着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典故解析:

  • 华山:古人视为道教圣地,常与修道、寻仙相关联。
  • 轩辕皇帝:黄帝的别称,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代表着文化的起源。
  • 白帝:古代神话中的神祇,常与长生与道教文化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孝本,清代诗人,生于明末,长于清初,曾任职于地方,擅长诗词,尤其在山水田园诗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与表现。其诗风多为清新自然,富有文人情怀。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对华山的游历之际,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崇敬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道教文化的影响,体现了人们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诗歌鉴赏:

《登华山三首 其一》以华山为主题,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神灵的崇拜。开篇“万古神灵岳”,即将华山的伟岸与神圣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受到其巍峨之势。诗人以“三峰”形容华山的三座主峰,既传达出山的雄伟,又让人联想到其作为道教圣地的地位。

接下来的描写中提到“首阳曾北裂”,通过历史传说的引入,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星宿的流动暗示了自然的变幻与时间的流逝,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景。

“台驻轩皇跸,天垂白帝旒”,这两句将神话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诗人在此处不仅是在描绘风景,更是在进行精神上的朝圣,向古代的圣贤致敬。

最后,诗人手握九节杖,长啸而行,体现了他对寻访道理、追求真理的渴望。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描绘华山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与敬仰,展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豪情与志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古神灵岳:华山作为神灵之山,时间久远,具有神圣性。
  2. 三峰镇雍州:华山的三座主峰守护着雍州,象征稳定与神圣。
  3. 首阳曾北裂:提及首阳山的神话,增添了历史感。
  4. 星宿此东流:星星在东边流动,隐喻时间的流逝与宇宙的浩瀚。
  5. 台驻轩皇跸:历史上轩辕皇帝的车辇停驻于此,增强了文化厚度。
  6. 天垂白帝旒:天上白帝的旒帔,体现了神圣与权威的象征。
  7. 行携九节杖:手握九节杖,暗示修道者的身份与追求。
  8. 长啸访丹丘:长声啸叫,寻访丹丘,表现了对理想和长生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华山比作神灵之岳,增强了其威严感。
  • 对仗:如“台驻轩皇跸,天垂白帝旒”,形成音乐美感。
  • 夸张:万古、神灵等词语增强了诗歌的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华山为核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历史与文化的沉思,以及对长生理想的追求,融合了道教的哲学思想与文人的豪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神灵岳:象征着自然的神秘与崇高。
  2. 三峰:代表着华山的巍峨与雄伟。
  3. 星宿:象征宇宙的浩瀚与时间的流逝。
  4. 轩皇跸:代表古代文化的灿烂与神圣。
  5. 九节杖:象征着修道者的身份与追求的目标。
  6. 丹丘:象征着长生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神灵岳”指的是哪座山?

    • A. 泰山
    • B. 华山
    • C. 嵩山
    • D. 恒山
  2. “首阳曾北裂”提到的首阳山有何象征意义?

    • A. 长生不老
    • B. 权力的象征
    • C. 自然景观
    • D. 文人理想
  3. 诗中提到的“九节杖”象征什么?

    • A. 权力
    • B. 旅行
    • C. 修道者的身份
    • D. 财富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
  • 李白《庐山谣》
  • 贾岛《题李凝幽居》

诗词对比:

  • 王维的《终南山》同样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与人对自然的感悟,表达了隐居与修道的理想与追求。
  • 李白的《庐山谣》则更多地展现了豪放的个性与洒脱的情怀,尽管主题相似,但风格迥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高孝本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华山文化与道教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悲秋 秋霁 病中偶得名酒小醉作此篇是夕极寒 夏末野兴 自九里平水至云门陶山历龙瑞禹祠而归凡四日 秋晚 杂兴 八月五日夜半起饮酒作草书数纸 道室试笔 风月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脚 表开头的成语 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驱集 人不可貌相 马放南山 绞丝旁的字 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尣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先小人,后君子 排他 舌字旁的字 古来今往 能言家 巨棓 飘然而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