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2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2:20
蒙示涉汝诗次韵
作者:陈与义
城南天倒影,绿浪摇十里。
使君云梦胸,犹复录此水。
舟行及雨霁,秋色在葭苇。
烟涵翠轂润,月照金波委。
知公已忘机,鸥鹭宛停峙。
向来趋热士,说似颡应泚。
俗子与清游,自古剧函矢。
如何有双脚,受垢不受洗。
异哉公殊嗜,记此两苦李。
诗成堕衡门,名字污纸尾。
明当蹑公迹,佳处不待指。
会逢白沙渚,我舍真可徙。
鸣驺傥重来,傍舫倾我耳。
这首诗描绘了城南水面上的美丽景象,绿波荡漾,延绵十里。诗人提到使君心中如同云梦的胸怀,仍然记录着这水的美妙。舟行于雨后,秋色映衬在芦苇之间,烟雾笼罩着翠绿的船头,月光洒落在金色的波浪上。诗人知道公已经忘却了世俗的纷扰,鸥鹭静静停立。过去趋附于权贵之人,常常像小丑般迎合。他们与清游之人不同,自古以来就像被戏弄的箭矢一般。为何有双脚的人,却能承受污垢而不愿接受洗涤?奇怪的是你对品味的独特追求,让我铭记这两种苦涩的果实。诗成后却落在衡门之外,名字污损在纸尾。明天我将追随你的足迹,佳境不必指引。当我再次遇到白沙洲,我的住所真的可以迁徙。只希望那鸣驺能够重来,靠近小船倾耳倾听。
作者介绍:
陈与义(约1040-1115),字子美,号铁山,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政治动荡和社会转型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蒙示涉汝诗次韵》是一首浸透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的作品。诗中描绘的场景,既有城南的美丽水面,又有舟行雨后的清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诗人以“舟行及雨霁,秋色在葭苇”的句子,恰如其分地捕捉到了秋日水边的宁静与美好,意象生动而富有层次感。
在情感层面,诗人通过对“知公已忘机,鸥鹭宛停峙”的描述,表达了对友人超然物外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世俗名利的批判。诗中提到的“趋热士”则是对那些迎合权贵之人的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清高自守的追求与对人情世故的反思。
整首诗行云流水,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人生的哲思。诗人通过对比与反思,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给读者留下了深思的余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高自守的追求,批判世俗的功利,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递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使君”指的是哪个地方的君主?
诗人对“趋热士”的态度是怎样的?
诗中的“白沙渚”象征的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