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3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33:44
参寥灯一点,不审是谁传。
晚识纲书记,元来在汝边。
一盏孤灯照亮了寥寥的夜空,我不知道是谁在传递这份光明。晚年时,我才认识到《纲书记》,原来它一直就在你我身旁。
《纲书记》是一部重要的古代典籍,内容涉及伦理道德、治国理政等方面。它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着广泛的影响,代表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诗中提到的“灯”与“书”形成对比,暗示知识的光辉照亮人生的路。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得,号天池,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其诗清新脱俗,风格独特,常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表现了对知识和人生的思考。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对自己所学的书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反映了他在岁月的沉淀下,逐渐领悟的智慧。
这首诗通过寥落的灯光和书籍的意象,描绘了一种孤独而深刻的思索。灯光虽微弱,却能照亮周围的黑暗,象征着知识和智慧的启迪。诗人以“参寥”开篇,传达出对夜空的深邃感受,暗示着人生的孤独感与对真理的追寻。而后“晚识纲书记”,则是对晚年所悟的反思,揭示出即使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真正的理解与领悟却往往是在经历了时光的洗礼后才得以实现。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洁明了,情感深邃,展现出诗人对人生与知识的深刻思考。通过对光与书的对比,反映出知识对于人生的引导作用,传达出一种追求真理的执着与渴望。
整首诗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与领悟,强调在漫长人生中,理解与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知识如同微弱的灯光,虽不耀眼,却能够照亮人生的方向。
诗中提到的“灯”象征着什么?
A. 黑暗
B. 知识
C. 孤独
D. 旅行
“晚识”表示作者在什么时期对知识的认识?
A. 年轻时
B. 中年时
C. 晚年时
D. 从未认识
诗中表达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哀伤
C. 思索与反思
D.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