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3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2:04
汉宫春(三和)
作者:刘克庄
酷爱名花,本不贪妖艳,惟赏幽姿。
乌台旧案累汝,牵惹随司。
冰层雪积,独伊家点绛凝脂。
应冷笑,海棠醉睡,牡丹未免丰肌。
舞殿歌台此际,各新涂妆额,别画宫眉。
那知有人淡泊,不识虫儿。
春莺去也,玉参差分付谁吹。
空传得,暗香疏影,琐窗卷了还披。
我酷爱名花,并不是贪图它们的妖艳,而是欣赏它们那幽静的姿态。
乌台的旧案让我受到牵连,仿佛与那些权臣们有了牵扯。
冰雪覆盖,只有那一朵海棠花点缀着凝脂般的色泽。
想必那些花在寒冷中也会嘲笑,海棠在醉睡,牡丹也难逃丰腴的命运。
此时此刻,舞殿歌台上的人们,各自新妆,别致的宫眉画得格外精致。
谁知道还有人宁静淡泊,不识那些虫儿的鸣叫。
春天的黄莺已经离去,谁又来吹奏那悦耳的琴声?
只留下那些暗香和稀疏的影子,窗帘卷起后又重新披上。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廷翰,号白云,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及书法家。他的诗风典雅,常以清新脱俗的意象著称,擅长描写自然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诗人通过描写花朵与春天的景象,反映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感慨。
《汉宫春(三和)》是一首抒情诗,蕴含了诗人对名花的热爱与对世事的思考。诗中开头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名花的钟情,强调自己并不追求花的外表华丽,而是欣赏其内在的幽静与优雅。这种审美情趣反映了诗人内心的高洁与淡泊。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提到“乌台旧案”,暗示自己曾因诗作遭受误解与迫害,表明了他对权臣与世俗的反感与不屑。随后,诗人描绘了冰雪覆盖下的花朵,海棠与牡丹的对比,展现出花朵在寒冷中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美丽,而在舞殿歌台的新妆装扮下,似乎又显得有些虚浮。
最后几句,诗人感叹春莺的离去和暗香的残留,勾勒出一种孤寂的意境。全诗在对花的描写中,融入了对人生、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泊。通过花的美丽与人事的纷扰形成强烈对比,反映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花的描写和对春天的感叹,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深思,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泊。
诗词测试:
诗人刘克庄的字是什么?
A. 维新
B. 寒松
C. 廷翰
D. 敬斋
“乌台旧案”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A. 文天祥被赐死
B. 苏东坡被贬
C. 乌台诗案
D. 赵孟頫被捕
诗中提到的“春莺”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美好的事物
C. 世事的流逝
D. 以上皆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