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0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01:04
终日掩重门。莺燕纷纷。昼眠微醒觅残魂。强起亭亭临镜看,重整双云。倦倚碧罗裙。又早黄昏。侵阶草长旧愁痕。惟有垂杨千尺线,绾住馀曛。
整日关着重重的门,黄莺和燕子在窗外飞来飞去。白天在微微的睡眠中醒来,寻找那残留的梦魂。强迫自己起身,站在镜前细细打扮,重新梳理那如云的秀发。倦怠地倚靠着碧色的罗裙,又是早早的黄昏。草儿在阶前悄然生长,留存着往日的愁苦痕迹。只有那千尺长的垂杨,依旧如线般绾住了夕阳的余晖。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其意象如“莺燕”、“垂杨”等均常见于古典诗词中,代表春天的生机与女子的柔情。诗中对黄昏的描绘,亦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无奈。
叶小鸾,明代女诗人,以其细腻、柔美的诗风著称。她的作品往往关注女性的情感与生活,展示出独特的女性视角。
在明代,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这首《浪淘沙 春闺》反映了她对独处时光的感受,以及对过往情感的追忆。
《浪淘沙 春闺》是叶小鸾对春日闺房生活的细腻描绘。诗的开头“终日掩重门”直接引入了诗人的孤独感,展现出一种封闭的空间感。随着“莺燕纷纷”的出现,诗人将内心的孤寂与外界的生机形成对比,突显了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
在“昼眠微醒觅残魂”中,诗人表达了对梦境的追寻,似乎在追忆着往日的美好与失去的时光。接着,强迫自己“亭亭临镜看”,显示出一种无奈的自我审视,内心的倦怠感在“倦倚碧罗裙”中愈发明显。
而“侵阶草长旧愁痕”一句则深刻地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往日愁苦的痕迹,令人感受到一种无法磨灭的忧伤。“惟有垂杨千尺线,绾住馀曛”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柳树的柔情恰似诗人内心的柔软与对生活的眷恋。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生动,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独特的女性视角。
整首诗表达了孤独与思念,展现出女性内心的细腻情感,以及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通过春季的意象,反映出生命的轮回与情感的复杂。
诗中“莺燕纷纷”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示孤独感的意象是?
诗人对自己容貌的审视反映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