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病中即事三首

《病中即事三首》

时间: 2025-05-04 03:27:20

诗句

浃旬不见日,冻云塞天宇。

儿童相与言,雪意恐未已。

一月见三白,为瑞亦足矣。

老夫固畏寒,贫者忧冻死。

六出乱飞花,不如晴可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7:20

原文展示:

浃旬不见日,冻云塞天宇。 儿童相与言,雪意恐未已。 一月见三白,为瑞亦足矣。 老夫固畏寒,贫者忧冻死。 六出乱飞花,不如晴可喜。

白话文翻译:

连续十天不见阳光,寒冷的云层布满天空。 孩子们相互交谈,担心雪还会继续下。 一个月内见到三次雪,作为祥瑞也足够了。 我固然害怕寒冷,但贫穷的人更担心会被冻死。 雪花纷乱地飘落,不如晴天那样令人欢喜。

注释:

  • 浃旬:连续十天。
  • 冻云:寒冷的云层。
  • 天宇:天空。
  • 雪意:下雪的迹象。
  • 三白:三次雪。
  • 六出:指雪花,因雪花多为六角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民生的关怀。此诗创作于一个连续多日不见阳光、雪意未尽的寒冷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和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担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季,连续多日不见阳光,雪意未尽的情况下创作的。作者通过描述天气的寒冷和雪的持续,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担忧和对天气变化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连续多日不见阳光、雪意未尽的寒冷冬季景象。通过儿童的对话,表达了人们对未来天气的担忧。诗中“一月见三白,为瑞亦足矣”一句,既表达了雪作为祥瑞的传统观念,也隐含了对这种天气的无奈。最后两句“老夫固畏寒,贫者忧冻死”和“六出乱飞花,不如晴可喜”,则深刻揭示了作者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关怀,以及对晴朗天气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浃旬不见日,冻云塞天宇”:描述了连续十天不见阳光,寒冷的云层布满天空的景象。
  2. “儿童相与言,雪意恐未已”:通过儿童的对话,表达了人们对未来天气的担忧。
  3. “一月见三白,为瑞亦足矣”:表达了雪作为祥瑞的传统观念,也隐含了对这种天气的无奈。
  4. “老夫固畏寒,贫者忧冻死”:揭示了作者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关怀。
  5. “六出乱飞花,不如晴可喜”:表达了作者对晴朗天气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拟人:“冻云塞天宇”中的“塞”字赋予了冻云以人的动作,形象地描绘了云层的厚重。
  • 对比:“六出乱飞花,不如晴可喜”通过对比雪花和晴天,表达了作者对晴朗天气的渴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寒冷冬季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关怀和对晴朗天气的渴望。

意象分析:

  • 冻云:象征着寒冷和压抑的气氛。
  • 雪意:象征着不确定和担忧。
  • 三白:象征着祥瑞和无奈。
  • 六出:象征着寒冷和纷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浃旬不见日”中的“浃旬”指的是什么? A. 连续十天 B. 连续五天 C. 连续十五天 D. 连续二十天

  2. 诗中“一月见三白”中的“三白”指的是什么? A. 三次雪 B. 三次霜 C. 三次冰 D. 三次雨

  3. 诗中“六出乱飞花”中的“六出”指的是什么? A. 六角形的雪花 B. 六片花瓣 C. 六种花 D. 六次飞舞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 白居易《问刘十九》:通过描绘冬日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王炎的《病中即事三首》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 王炎的《病中即事三首》与白居易的《问刘十九》:两者都通过对冬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情世故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王炎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徐元用使君与其子端常邀仆与小儿过同游东山 次韵正辅表兄江行见桃花 祈雪雾猪泉出城马上作赠舒尧文 两桥诗,并引 其二 西新桥 次韵鲁直书伯时画王摩诘 水龙吟·古来云海茫茫 至济南李公择以诗相迎次其韵二首 太皇太后阁六首 题西林壁 诗二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财匮力绌 师兵 采字旁的字 言之无罪,闻之足戒 顽皮赖骨 建之底的字 包含踵的词语有哪些 韋字旁的字 八木天线 赏襟 目不斜视 矢字旁的字 山明水秀 匕字旁的字 百结悬鹑 华编 包含颍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