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京城第二十

《京城第二十》

时间: 2025-05-06 18:22:50

诗句

当宁陷玉座,两宫弃紫微。

北城悲笳发,失涕万人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22:50

原文展示:

当宁陷玉座,两宫弃紫微。
北城悲笳发,失涕万人挥。

白话文翻译:

当政权宁静时,皇帝坐在玉座上,两位皇后也依旧在皇宫中。如今北城传来悲伤的笳声,失去家园的人们泪流满面,万众悲恸。

注释:

字词注释:

  • :安宁、平静。
  • 玉座:指皇帝的宝座,象征权力。
  • 紫微:指紫微星,古代认为是皇帝的星象,象征皇权。
  • 北城:可能指北方的城池,暗示战乱的地方。
  • 悲笳:悲伤的笳声,笳是一种古代乐器,发出哀伤的音调。
  • 失涕:失去眼泪,形容悲伤的状态。

典故解析:

  • 紫微:在古代中国,紫微星是天帝的象征,代表帝王的权威。诗中提到“弃紫微”,暗指皇权的倾覆。
  • 悲笳:笳声常用于战争和悲伤的场合,古代诗词中常常用以表达哀痛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将领和爱国诗人。他以坚定的爱国情怀和不屈的斗志著称,尤其在国家危亡之际,表现出极高的忠诚和勇气。

创作背景: 《京城第二十》写于南宋灭亡前夕,文天祥目睹了国家的沦陷与人民的苦难,心中感慨万千。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诗歌鉴赏:

《京城第二十》是一首充满悲壮情感的诗,展现了文天祥在国家危亡时刻的失落和哀痛。诗的开头“当宁陷玉座”即刻引人入胜,诗人以宁静的当下作为对比,反衬出即将到来的灾难。皇权的丧失和人民的苦难是整首诗的核心,诗中用“弃紫微”形象地描绘了权力的崩溃,突显了文天祥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北城的“悲笳发”则暗示了战乱的临近,笳声在此不仅是音乐的表达,更是国破家亡的无奈之声。最后一句“失涕万人挥”凝聚了无数人的悲伤,成千上万的人因失去家园而泪流满面,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让读者感受到那种绝望和无助。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句简练而有力,文天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反映出一个爱国者的悲愤与无奈。诗中不仅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不屈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当宁陷玉座:当国家安宁时,皇帝坐在宝座上,象征着国家的稳定。
  2. 两宫弃紫微:两位皇后离开了象征皇权的紫微星,暗示国家的崩溃和皇权的失落。
  3. 北城悲笳发:北方城池传来悲伤的笳声,预示着战乱的来临。
  4. 失涕万人挥:失去家园的人们泪流满面,表达了民众的悲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陷玉座”和“弃紫微”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北城的笳声被描述为“悲笳发”,使得无形的声音具有人性化的情感。
  • 象征:紫微星象征皇权,笳声象征战争的哀痛,深具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国家沦陷的哀痛与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表达了文天祥作为爱国者的悲愤与责任感,反映出他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座:象征皇权,代表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 紫微:象征失去的权力与尊荣。
  • 悲笳:象征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悲伤。
  • 失涕:象征人们因失去家园而流下的无奈泪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座”象征什么? A. 皇权
    B. 财富
    C. 文化

  2. “北城悲笳发”中,笳声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悲痛
    C. 平静

  3.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文天祥的《京城第二十》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进行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但文天祥更直接关注国家的覆灭,而陆游则更多地反映个人的愁苦与悲伤。两者的风格各异,但都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与人文关怀。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人捧露盘·水仙花 菩萨蛮 点绛唇 涤砚池 和启新先生丽泽堂原韵 应举日寄兄弟 皋桥岩中道院与梁中砥商岩翁会饮 送耕存大参使日本 其二 送耕存大参使日本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得结尾的成语 开市 无字旁的字 恩怨分明 了不相属 妇人女子 骨字旁的字 支亲 尣字旁的字 和睦相处 秀材 蜂房蚁穴 三框儿的字 叩击 旡字旁的字 顺我者吉,逆我者衰 包含窒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