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偶成

《偶成》

时间: 2025-08-05 20:21:37

诗句

吹来一圳报秋知,玉露金风正及时。

戴了凉巾披野服,桂花香里看唐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20:21:37

原文展示:

偶成
俞桂

吹来一圳报秋知,
玉露金风正及时。
戴了凉巾披野服,
桂花香里看唐诗。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气息随着微风送来,
清晨的露珠和金色的风正是好时节。
我戴上凉爽的头巾,穿上简单的衣服,
在桂花香中欣赏唐代的诗篇。

注释:

  • :沟渠,指水流经过的地方,这里引申为秋风送来的气息。
  • 玉露:清晨的露水,形容其洁白和清新。
  • 金风:秋天的风,形容其温暖和清爽。
  • 凉巾:一种清凉的头巾,适合秋天佩戴。
  • 野服:简单的衣服,表示自然随意的打扮。
  • 唐诗:唐代的诗歌,代表了古代诗歌的高峰。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桂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美好和高洁,尤其在秋季盛开。桂花与唐诗的结合,暗示着诗人的追求和对文学的热爱。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俞桂,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其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写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俞桂在秋季的某个清晨,受到了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以及对古典诗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偶成》通过清新的自然描写和诗人自我的感受,展现了秋天的美好和诗人的闲适心境。诗的开头用“吹来一圳报秋知”引入,生动地描绘了秋风拂面的情景,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接续的“玉露金风正及时”则进一步强调了秋季的特征,营造出一种恰到好处的时令感。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选择了“戴了凉巾披野服”,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一种随性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桂花香里看唐诗”则是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找到灵感的表达。这首诗短小精悍,情景交融,诗人通过简单的日常细节,展现了对秋季的赞美和对诗歌的敬仰。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吹来一圳报秋知:秋风吹来,带来了秋天的气息。
    2. 玉露金风正及时:晨露和秋风正好,意味着这是个适合享受的季节。
    3. 戴了凉巾披野服:诗人准备好出门,佩戴凉凉的头巾,身穿随意的衣服。
    4. 桂花香里看唐诗:在桂花香气弥漫的环境中,欣赏唐代的诗篇。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风比作消息的使者。
    • 对仗:如“玉露金风”,在字面和音韵上形成对称。
    • 意象:桂花象征着文化和美好生活。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对自然的亲近和对文化的热爱,呈现出一种闲适而充满诗意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成熟与收获,也暗示着人生的一个阶段。
  • 桂花:象征着高洁、文化和优雅,代表着对古典诗歌的向往。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露”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风
      B. 清晨的露水
      C. 桂花的香味

    2. 诗人戴上凉巾的原因是什么?
      A. 避暑
      B. 享受秋天的清凉
      C. 出门游玩

    3. 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愁
      B. 欢喜
      C. 愤怒

答案:

  1. B. 清晨的露水
  2. B. 享受秋天的清凉
  3. B. 欢喜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下独酌》 李白
    • 《秋夕》 杜甫
  • 诗词对比: 比较俞桂的《偶成》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受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但俞桂的诗更显淡雅清新,而李白则有更多的豪放与思乡情怀。两者都通过自然描写来传达内心的情感,但风格迥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离亭宴 新亭 茶瓶儿 茶瓶儿 茶瓶儿 茶瓶儿 茶瓶儿 茶瓶儿 咏茗 茶瓶儿 茶瓶儿·去年相逢深院宇 留客住 港中开发大屿山,亦岛国中一拓地法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忍辱含垢 起早摸黑 土木形骸 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胜状 尣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畦陌 改邪归正 四点底的字 味结尾的成语 天人共鉴 云骑 采字旁的字 讳恶不悛 十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