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1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14:33
秋千
吾今两鬓已成丝,
每每逢春独自悲。
最恨秋千无力上,
风流不比少年时。
我现在两鬓已经白了,每当春天来临时,总是独自感到悲伤。最恨那秋千无力再上,风流的年华比不上年轻时。
“秋千”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作象征青春与欢乐,正如诗中所表达的,随着年岁的增长,年轻时的活力与风流已不再,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
作者介绍:俞桂,宋代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诗歌创作著称。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风貌,具有清新的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年长之时,面临青春逝去的感慨,结合春天的生机与自身的衰老,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及对往日风华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句表达了深刻的情感,诗人在春天这个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的季节中,感到的却是孤独和悲伤。开头两句通过对比,展现出诗人青春已逝的现实,"两鬓已成丝"不仅是年纪的象征,更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惋惜。而“最恨秋千无力上”则将“秋千”这一意象与诗人的青春、欢乐相联系,表达出对青春流逝的无奈与痛惜。整首诗在简单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诗人对年轻时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力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年华流逝的感慨,强调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表现了人对时间的思考与反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对自己的头发做了怎样的描述?
A. 黑色 B. 金色 C. 白色 D. 红色
诗中提到的“秋千”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欢乐与青春 C. 孤独 D. 战争
诗人每当逢春时的感觉如何?
A. 高兴 B. 悲伤 C. 平静 D. 激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