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0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06:01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梅尧臣 〔宋代〕
春风骋巧如翦刀,先裁杨柳后杏桃。
圆尖作瓣得疏密,颜色又染燕脂牢。
黄鹂未鸣鸠欲雨,深园静墅声嗷嗷。
役徒开汴前日放,亦将决水归河槽。
都人倾望若焦渴,寒食已近沟已淘。
何当黄流与雨至,雨深一尺水一篙。
都水御史亦即喜,日夜顺疾回轻舠。
频年吴楚岁苦旱,一稔未足生脂膏。
吾愿取之勿求羡,穷鸟困兽易遯逃。
我今出城勤送子,沽酒不惜典弊袍。
数途必向睢阳去,太傅大尹皆英豪。
试乞二公评我说,万分岂不益一毛。
国给民苏自有暇,东园乃可资游遨。
春风轻巧得像锋利的刀,先修剪了杨柳,再修整杏桃。
花瓣的圆形和尖形得到了疏密的安排,颜色又像燕脂一样鲜艳。
黄鹂尚未鸣叫,鸠鸟却因要下雨而呼叫,深院静处传来嗷嗷的声音。
劳苦的百姓在汴河旁边放水,也将水流引回河槽。
城里的人们渴望着水源,就像焦渴的状态,寒食节快到了,沟渠已经干涸。
什么时候黄河的水和雨水才能到来,雨水深一尺,水流如篙一般。
都水御史也开始高兴,日夜急速地划着轻舟。
近几年来,吴楚一带常年干旱,一年也不能收成脂膏。
我希望取水而不求别人羡慕,穷鸟和困兽易于逃脱。
我今天出城辛勤送子,买酒不惜典当我的袍子。
我必定将前往睢阳,太傅和大尹都是英豪。
试请二位公评我说,万分的收获岂不是值得一毛钱的付出。
国家给予民众安逸自然有空闲,东园正好可以游玩休闲。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青溪,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诗风清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作品多反映对社会的关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该诗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困苦并存的时期,梅尧臣通过描绘春风送暖、河水涌动的场景,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丰收和生活希望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民众疾苦的关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景象,春风如刀,修剪着万物,生机勃勃。诗人用“圆尖作瓣得疏密”描绘了花瓣的形态,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接着,诗人提到黄鹂的鸣叫与即将来临的雨水,暗示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然而,诗中也蕴含着深刻的社会现实。诗人通过“役徒开汴前日放”描绘了当时百姓的辛苦生活,反映了人们对水源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无奈。特别是“都人倾望若焦渴”,生动地表现了民众因干旱而面临的困境。
在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雨水能够及时到来,滋润干旱的土地,带来丰收的希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己出城送子、买酒的洒脱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不羁。
整首诗在描绘春天美景的同时,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民生的关怀,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与对困境的反思,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社会责任感。
诗中“春风骋巧如翦刀”比喻春风的特征是?
诗中提到的“寒食”节,主要是为了纪念谁?
诗中提到的“都水御史”是什么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