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瑞鹧鸪 住环堵

《瑞鹧鸪 住环堵》

时间: 2025-05-02 08:17:33

诗句

冬虽无火抱元阳。

夏绝清泉饮玉浆。

蜡烛不烧明性烛,沉香无用*心香。

三年赤脚三年愿,一志青霄一志长。

守服山侗环堵内,无恩相报害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7:33

原文展示:

瑞鹧鸪 住环堵
冬虽无火抱元阳。
夏绝清泉饮玉浆。
蜡烛不烧明性烛,
沉香无用心香。
三年赤脚三年愿,
一志青霄一志长。
守服山侗环堵内,
无恩相报害风。

白话文翻译:

冬天虽然没有火焰,却拥抱着温暖的阳光。
夏天断绝了清泉,却品尝着玉液。
蜡烛不燃烧,无法照亮内心的明灯,
沉香没有用处,心中的香气也无济于事。
三年只用赤脚走路,三年的愿望,
志向高远如青天,志向长久如大海。
守着山中简陋的房子,
没有恩德回报,却遭受风的侵害。

注释:

  • 元阳:指阳光或光明,象征温暖和生机。
  • 玉浆:指美酒,象征美好的享受。
  • 性烛:指内心的智慧或明理之光。
  • 沉香:一种名贵的香料,象征高雅和珍贵。
  • 赤脚:象征简朴和艰苦的生活方式。
  • 青霄:指天空,象征高远的志向。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及的“无恩相报害风”可以理解为一种对社会冷漠的反思,可能源自于古人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视,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敬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马钰,元代诗人,著名的道士,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大多描绘自然景观和道教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可能寄情于山水,表达对世俗的逃避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瑞鹧鸪 住环堵》以清新淡雅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追求。开篇以冬夏的对比,表明环境的变化与内心的坚持,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尤其是“蜡烛不烧明性烛,沉香无用心香”一句,深刻地表达了对物质享受的淡泊与对内心明理的追求。诗中提到的赤脚行走和志向高远,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彰显出一种不屈服于世俗的精神。结尾的“无恩相报害风”则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留下了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冬虽无火抱元阳”:表达了内心的温暖与坚持,即使外在环境严寒,也要保持内心的温情。
  • “蜡烛不烧明性烛”:蜡烛象征外在物质,性烛则象征内心的智慧,强调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 “守服山侗环堵内”: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冬虽无火抱元阳”,将冬天的寒冷与温暖的阳光进行对比。
  • 对仗:如“蜡烛不烧明性烛,沉香无用心香”,通过对称的句式加深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的中心思想是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强调了精神世界的丰盈胜于物质享受,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艰难与考验。
  • 阳光:象征希望与温暖。
  • 蜡烛:象征内心的智慧。
  • 沉香:象征高雅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浆”指的是什么? A. 美酒
    B. 清水
    C. 食物

  2. “三年赤脚三年愿”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奢侈
    B. 简朴
    C. 苦闷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王维
  • 《终南山》——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中问答》相比,马钰的《瑞鹧鸪 住环堵》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与精神的追求,展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哲学思考。王维则更多地描绘自然景观,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两者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均体现了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选》
  •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查询

鹧鸪天·准拟关门度一秋 鹧鸪天·陆海蓬壶自有山 蓦山溪·风传芳信 千秋岁·梅妆竹外 沁园春·匏系弥年 沁园春·雨趣轻寒 满江红·楚甸云收 满江红·冠盖吴中 水调歌头·一叶下林表 水调歌头·小队拥龙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油头滑脑 卤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撞头磕脑 过为已甚 落铜 忻畅 豸字旁的字 斐然向风 燋头烂额 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欠字旁的字 芦荟 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捕影捞风 火字旁的字 包含谚的词语有哪些 手不停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