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2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20:40
枣熟梨黄河朔秋,颇闻箕敛不胜愁。迎师已欲携箪食,脔炙何劳费万牛。
在枣子成熟、梨子黄了的秋天,听说敌人已经被打败,心中不免感到忧愁。为了迎接大军,我已经准备好食物,何必再费力去宰杀万头牛羊呢?
“迎师已欲携箪食”中的“箪食”可以追溯到古代对士兵的款待,表现出诗人对胜利的庆贺和对士兵的尊重。“脔炙何劳费万牛”则反映了诗人对战争胜利的珍惜和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强调了在胜利的喜悦中不必过于奢侈。
作者介绍:周紫芝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其诗歌常常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具有鲜明的个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战乱时期,作者通过描绘秋天的丰收和对将士的迎接,表达了对国家和平的渴望和对胜利的庆贺。这首诗正值官军屡次打败敌寇之际,反映了社会动荡中的一种乐观情绪。
周紫芝的《官军屡捷淮寇渐平五首 其四》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对战争胜利的喜悦和对丰收季节的赞美。全诗通过对秋天丰收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安定和人民安康的期盼。开头的“枣熟梨黄”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好,同时也暗示着战争结束后人们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接着,诗人提到迎接将士的热情,表现出对他们辛勤付出的感激之情。最后一句“脔炙何劳费万牛”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强调了在庆祝胜利时,节约资源、合理安排的重要性。这首诗不仅富有生活气息,还蕴含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关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什么?
“迎师已欲携箪食”中的“箪食”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脔炙何劳费万牛”是想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