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2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27:54
事事谙来心足,般般舍去身轻。
本初一点要圆成。妙语玄言堪听。
纵意不知有我,收心自觉无明。
无明灭尽绝尘情。便是识心见性。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对世间万事万物的理解和内心的满足,放下所有执念可以使人心灵轻盈。最初的真理如同一个点,最终需要圆满地实现。那些深奥的道理值得我们倾听。即使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心境却是无我无他。只有内心觉醒,才能消除无明烦恼,真正超越尘世的情感,这就是认识自我、见到本性。
尹志平,元代诗人,属于道教思想影响下的文人,其作品多以哲理性和抒情性为主,常探讨人生、宇宙及自我认识等主题。
此诗作于道教思想盛行的时期,诗人在万莲会众中,通过此诗表达对人生真谛的思考,旨在引导修行者放下执念,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觉悟。
这首《西江月 赠万莲会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道教哲学的深邃意蕴。诗的开头“事事谙来心足”直接表明了对世事的理解与内心的满足,这一哲理贯穿全诗。诗人提倡人们放下世俗的执念,通过内心的觉悟来消除无明,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从容与淡定,体现了古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中的“无明灭尽绝尘情”一句,强调了内心的觉悟与洗净尘世情感的重要性。这不仅是道教的修行理念,也是对人性的一种深刻洞察。通过这一过程,最终能够“识心见性”,达到与宇宙和谐的境界。整体来看,诗的结构紧凑,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和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放下执念与无明,达到内心的觉悟与自我认识,反映了道教的哲学思想,倡导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无明”主要指什么?
A. 知识
B. 无知与烦恼
C. 明亮的光
答案:B
填空题:诗中提到“放下所有执念,心灵便会变得__。” 答案:轻松自在
判断题:诗中强调通过内心的觉悟来消除无明。
A. 对
B. 错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