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云公山房(一作权德舆诗,又作杨巨源诗)

《题云公山房(一作权德舆诗,又作杨巨源诗)》

时间: 2025-05-04 00:56:32

诗句

云公兰若深山里,月明松殿微风起。

试问空门清净心,莲花不著秋潭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6:32

原文展示:

云公兰若深山里,月明松殿微风起。
试问空门清净心,莲花不著秋潭水。

白话文翻译:

云公的庵堂藏于深山之中,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松树殿堂,微风轻轻吹拂。
我试着问你,空灵的寺庙如何才能保持一颗清净的心?莲花却无法与秋天的潭水相触。

注释:

  • 云公:指隐居于深山的高人或僧人,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 兰若:古代指寺庙或隐居处,这里用作庵堂的意指。
  • 清净心:指内心的宁静与纯净,追求心灵的安宁。
  • 莲花不著秋潭水:莲花通常生长于水中,但这里表达了莲花与秋潭水的隔离,象征了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之间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戎昱,唐代诗人,作品多用以抒发对自然、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戎昱隐居生活的时期,受到了深山幽静的环境影响,表达了他对内心清净、超然物外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云公的深山庵堂为背景,展开了一场对心灵的追问与思索。首句“云公兰若深山里”即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的山林环境,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接下来的“月明松殿微风起”,描绘了明亮的月光洒在松树殿堂上,微风轻拂,透出一种静谧与和谐的氛围。

而后两句转入哲理的探讨:“试问空门清净心”,诗人以提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如何保持内心的清净。在此,空门象征着佛教的清净与超脱,表现出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最后一句“莲花不著秋潭水”,用莲花与潭水的关系,暗示了内心的清净与外界的干扰之间的距离,莲花虽美,却无法与秋水相触,象征着内心的追求与现实的隔阂。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心灵平静的渴望,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情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公兰若深山里”:描绘了一个隐士的庵堂,体现出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
  2. “月明松殿微风起”:通过明月和微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氛围。
  3. “试问空门清净心”:诗人提问,表达了对清净心的向往。
  4. “莲花不著秋潭水”:莲花与潭水的对比,象征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纷扰。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莲花”比喻内心的清净与理想。
  • 对仗:如“月明松殿”与“微风起”,形成和谐的音律。
  • 拟人:微风轻拂,给自然赋予生命的感觉。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心灵的清净与世俗的纷扰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与思考。

意象分析:

  • 云公:象征隐逸者,代表追求精神自由的人。
  • 兰若:隐喻心灵的庇护所,象征清静的境地。
  • 月光:象征明亮、清澈的内心状态。
  • 莲花:象征纯洁与超脱,隐喻内心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的“云公”指的是: A. 一位高僧
    B. 一位文人
    C. 一位皇帝
    D. 一位商人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莲花不著秋潭水”表达的是____之间的关系。

  3. 判断题:此诗主要描述的是诗人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对/错)

答案:

  1. A
  2. 内心的清净与外界的纷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静夜思》王维

诗词对比:

对比戎昱的《题云公山房》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现了自然的宁静,但戎昱更侧重于内心的哲理思考,而王维则强调自然环境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入门》

相关查询

鹊桥仙 鹊桥仙 鹊桥仙 鹊桥仙 鹊桥仙·出通明殿 鹊桥仙·银潢濯月 鹊桥仙·馀霞散绮 鹊桥仙(赠蛰子沙道昭) 鹊桥仙 鹊桥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问课 使令 包含璜的词语有哪些 挖空心思 橘子 耒字旁的字 矜智负能 相去几何 彑字旁的字 高自位置 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辰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污僻 业习 辛字旁的字 经岁之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