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0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9:01:46
三峡水,横绝涌词源。
折槛烧车无用处,
扁舟下殿便还山。
费泪看桑田。
三峡的水,横流涌动,源源不断地滋养着诗词的灵感。
折断栏杆、焚烧马车都无济于事,
小舟轻轻划过,便要归返山中。
费尽心力,泪流满面地看着桑田的变化。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姚鹓雏,近代词人,生于清末,曾经历多次社会变迁。他的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强烈的个人情感,风格多样,常以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为题材。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三峡的壮丽景色表达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兼具对古代诗词的追思与对当下的思索。
这首诗通过描绘三峡的壮丽水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开篇以“三峡水,横绝涌词源”点题,生动展现了三峡水的澎湃与诗词创作的灵感源泉。接下来的“折槛烧车无用处”则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繁华的无奈与放弃,仿佛在说,追逐名利与地位终究是徒劳的。诗人随后描述了小舟轻轻划过的情景,暗示一种归隐山林的向往,反映出对简单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事变迁的淡漠。最后一句“费泪看桑田”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慨叹,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对变化的无奈。整首诗兼具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人生哲理的深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强调了对世俗的超脱和对内心平静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三峡水”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名利
B. 自然力量与灵感
C. 生活烦恼
答案:B
诗中“折槛烧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热爱生活
B. 对世俗的放弃
C. 对自然的向往
答案:B
“费泪看桑田”是指什么?
A. 对社稷的忧虑
B. 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慨和人生无常的思考,但杜甫更强调社会责任与历史沉重感,而姚鹓雏则更为个人化,侧重于内心的情感与对自然的渴望。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