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3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31:06
采桑子
作者:沈岸登 〔清代〕
桃花马首桃花放,小雨初收。
草绿山邮。春色年年独自愁。
东风一带河桥柳,柳外朱楼。
不上帘钩。定有愁人楼上头。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愁苦。开头提到桃花盛放,细雨初停,草地绿意盎然,而春天的美色年年却让我独自忧愁。接着描绘了东风吹动的柳树和桥外的红楼,似乎在诉说着愁苦。最后提到窗帘没有拉上,暗示楼上的人定然在忧愁之中。
此词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意象的描绘,体现了传统中国诗词中常见的春天与愁苦结合的主题。桃花和柳树作为春天的代表,常被用来象征美好与伤感的感情。
沈岸登,字云徽,号云峰,清代诗人,生于明清交替之时。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主题,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这首《采桑子》创作于清代,正值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愁苦。社会环境的动荡及个人的情感纠葛,使得诗人对春天的美好产生了复杂的感受。
《采桑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愁苦。开篇以“桃花马首桃花放”引入春天的美丽,桃花的盛开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活力。然而,随之而来的“小雨初收”则为这幅美景增添了一丝忧愁,似乎在暗示春天的美好并不能掩盖内心的孤独与悲伤。
“春色年年独自愁”一句,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春天年年如期而至,带来的是生机与希望,但诗人却在这美好的季节中感到无尽的愁苦,体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下文中,“东风一带河桥柳,柳外朱楼”描绘了河边的柳树和远处的红楼,营造出一种春天的宁静与美丽,但诗中蕴含的愁苦却让这一切显得格外沉重。这种对比使得诗歌更具层次感,既有春天的生机,又有愁人的孤独。
最后一句“定有愁人楼上头”则是对愁苦的直接呼应,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诗句中,展现了对愁苦的深刻理解与同情。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整首词更具感染力。
整首诗表达了在春天的美好景色中,诗人内心依然充满了孤独与愁苦。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诗歌充满了哀伤的美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自然美好时内心的复杂情感。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还隐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内心的愁苦。
诗中提到的“桃花”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什么自然景象表达自己的愁苦?
“不上帘钩”暗示了什么?
通过对比,可以观察到不同诗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处理方式,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情感与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