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2:56
梅花
作者: 黄铢 〔宋代〕
玉箫吹彻北楼寒,
野月峥嵘动万山。
一夜霜清不成梦,
起来春信满人间。
在寒冷的北楼上,玉箫的音声吹彻了夜空,夜空下的山峦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
一夜的霜气弥漫,连梦都没有做成,清晨醒来,春天的消息已经传遍人间。
诗中提到的“玉箫”和“野月”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象征着清幽、孤寂的情感。尤其在描绘冬去春来的场景时,常用这些意象来表达对春天的向往和对冬天的告别。
黄铢,字子和,号静斋,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见长。他的作品常常融汇了个人感受与自然景物,展现了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
这首《梅花》创作于冬末春初之际,正值寒冷的季节即将过去,春天的气息逐渐显现。诗人通过描绘寒冷的夜晚和清晨的霜气,表达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命复苏的欢欣。
《梅花》是一首描写冬末春初自然景色的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与对寒冬的告别。首句“玉箫吹彻北楼寒”,写北楼的寒意与玉箫的悠扬音色,营造出一种冷清而孤寂的氛围。接着“野月峥嵘动万山”,以月光照耀下的山峦为背景,展现出一种壮丽的自然景观,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而后两句“一夜霜清不成梦,起来春信满人间”,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经历了一夜的清霜,未能入梦,清晨醒来,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万物复苏,春光明媚。这种情感的变化,真实而细腻,令人感受到一份对春天的无比渴望与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赞美。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期待,通过描绘寒冷的冬夜与美丽的春天,反映了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美妙。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复苏的欣喜,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诗中“玉箫”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花
C. 一种鸟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冬天的怀念
B. 对春天的期待
C. 对夏天的赞美
诗中的“北楼”象征着什么?
A. 温暖
B. 孤寂
C. 繁华
《春晓》与《梅花》都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春晓》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梅花》则在寒冷中透出对春天的渴望。两首诗在意象运用上各有特色,前者清新明亮,后者则更加细腻沉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