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4:03
季夏有怀仲晦
作者:黄铢 〔宋代〕
六月苦炎蒸,山居昼方永。
泠然南风至,萧散荷气骋。
蜩鸣绿树阴,鱼跃横塘净。
高蔓展修条,幽篁茁阴颖。
良时倏回改,白发益蔽领。
虽无簪组累,要有贫贱病去丙加省。
故交何寥阔,画戟光炯炯。
沧洲期未远,岁晏心独耿。
谁同兹寂寞,敛退自幽屏。
向夕牛羊下,过翮急似逞。
默默掩荆扉,明蟾在东岭。
在烈日炎炎的六月,山中生活的日子显得格外漫长。凉爽的南风吹来,荷花的香气四散飘荡。蝉鸣在绿树的阴影中响起,鱼儿在清澈的池塘中跃动。高高的藤蔓展现出修长的枝条,幽静的竹林也在茁壮成长。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白发愈发遮住了我的脖子。虽然没有繁琐的头饰,但我希望贫困和疾病都能减轻。旧友何其稀少,手中的画戟光芒四射。沧海的约定并不遥远,年末的心情却格外沉重。谁能与我分享这份孤独,我只好退回到幽静的屏风后。傍晚时分,牛羊归家,飞鸟急切地掠过天际。默默关上荆门,明亮的月亮在东山上高挂。
作者介绍:黄铢,字子韬,号存斋,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仲夏,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白发渐生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和孤独的情绪。
《季夏有怀仲晦》是一首体现诗人内心孤独与对友人思念的作品。全诗以描绘自然景色为引子,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沉重的情感。开篇的“六月苦炎蒸”,通过强烈的视觉和触觉感受,让读者感受到炎热夏日的压迫感,紧接着描绘南风的凉爽与荷花的香气,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宁静。诗中蜩鸣与鱼跃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在这美好的时光中,诗人却感受到白发的渐生和心境的孤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丰富,既有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呈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尤其是“虽无簪组累,要有贫贱病去丙加省”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繁华的看淡,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简朴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六月苦炎蒸”中的“蒸”指的是什么?
A. 蒸汽
B. 蒸发
C. 炎热的感觉
D. 蒸馏
诗中提到的“画戟”象征着什么?
A. 友谊
B. 权力与荣耀
C. 战斗
D. 孤独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希望繁华
B. 追求宁静
C. 渴望权力
D. 忧伤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