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醉花阴

《醉花阴》

时间: 2025-05-07 23:19:29

诗句

淋漓尽日黄梅雨。

断送春光暮。

目断向高楼,持酒停歌,无计留春住。

扑人飞絮浑无数。

总是添愁绪。

回首问春风,争得春愁,也解随春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19:29

原文展示:

醉花阴
杨无咎 〔宋代〕

淋漓尽日黄梅雨。
断送春光暮。
目断向高楼,
持酒停歌,无计留春住。
扑人飞絮浑无数。
总是添愁绪。
回首问春风,
争得春愁,也解随春去。

白话文翻译:

整天都在淅淅沥沥的黄梅雨中,仿佛把春天的光景都送到了黄昏。
目光远望向高楼,手中端着酒杯停下歌声,却无计可施来留住这春天的时光。
飘散在空中的飞絮仿佛无数,都是在增加我的愁绪。
我回头询问春风,何以能解开这春天的愁苦,难道它也随着春天的逝去而消散?

注释:

  • 淋漓尽日:形容雨下得很大,持续了一整天。
  • 黄梅雨:指的是一年中黄梅时节(通常是农历四月)时的梅雨季节,气候潮湿。
  • 目断:目光所及之处,显示出一种遥望的情境和愁苦。
  • 高楼:这里可能象征着遥不可及的理想或心灵的寄托。
  • 持酒停歌:举杯饮酒,停止歌唱,表达内心的无奈与失落。
  • 春愁:春天带来的忧愁,常常与离别、时光流逝有关。

典故解析:

  • 春风:春风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着温暖和生机,同时也与离愁别绪相伴,是个充满感情的意象。
  • 飞絮:柳絮飘飞,常常代表春天的到来,但在这里却成为了愁绪的象征,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无咎,字仲华,号清华,南宋时期的词人。其词作以情感细腻、意境清新著称,常常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醉花阴》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正值黄梅雨季,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对春天流逝的失落与惆怅。这首词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无奈,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悟。

诗歌鉴赏:

《醉花阴》以黄梅雨为开篇,营造了一个湿润而愁苦的氛围。诗人在这场春雨中,感受到的是春天即将离去的无奈与惆怅。前半部分通过“淋漓尽日”的描写,揭示了春天的脆弱和短暂,接着通过“目断向高楼”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寻,却又因“无计留春住”而感到深深的无力与绝望。

随着“扑人飞絮浑无数”的出现,飞絮成为了春天的象征,既美丽又虚无,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愁绪。而最后一句“争得春愁,也解随春去”则是对春天的感怀,诗人意识到,春天的离去不仅带走了春光,也带走了与之相伴的欢愉,留下的只有愁苦。

整首词采用了丰富的意象,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以及由此引发的感伤,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淋漓尽日黄梅雨:整天都在下不停的黄梅雨,给人一种湿漉漉的感觉,暗示着忧愁。
  2. 断送春光暮:春天的光景在雨中消逝,象征着美好的时光被迫结束。
  3. 目断向高楼:眼睛望向高楼,显示出一种渴望与无奈。
  4. 持酒停歌,无计留春住:举杯饮酒,停下歌唱,表现出诗人无力留住春天的感情。
  5. 扑人飞絮浑无数:飞絮如雨般洒落,既美丽又充满忧伤。
  6. 总是添愁绪:所有的美好只是在增加我的愁苦。
  7. 回首问春风:回头向春风发问,表达内心的困惑与期待。
  8. 争得春愁,也解随春去:希望春风能解开愁苦,然而愁苦却随着春天的离去而消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飞絮比作愁绪,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 拟人:春风被赋予了能够解愁的能力,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整首词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本诗主要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与对生命流转的无奈。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青春、爱情和生命的思考,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梅雨: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带来湿润与忧愁。
  • 高楼:象征着理想与追寻。
  • 飞絮:既是春天的象征,也是愁苦的承载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持酒停歌”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快
    • B. 无奈
    • C. 期待
    • D. 忧伤
  2. 填空题:整首诗的意象主要围绕__(季节)展开。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春风”可以解开诗人的愁苦。 (对/错)

答案:

  1. B. 无奈
  2. 春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现对春天的留恋与对美好时光的感慨,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 《水调歌头》:同样探讨了时间与人生的主题,但以更为豪放的笔调表现。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相似主题下所采取的不同表达方式与情感基调。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用钝根韵,即寄 鹧鸪天 鹧鸪天二首 其二 鹧鸪天 鹧鸪天 自寿 鹧鸪天 春日偶成 鹧鸪天 鹧鸪天三十首 其六 和醉卧长安词韵 鹧鸪天 再过昭君墓 鹧鸪天 得新河和作即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然结尾的成语 师不宿饱 彐字旁的字 磁画 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高人一筹 上情下达 宝盖头的字 引而申之 甘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识举 海区 孤宦 兵不污刃 臣字旁的字 静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