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4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47:24
永遇乐
作者: 杨无咎 〔宋代〕
黄叶缤纷,碧江清浅,锦水秋暮。
画鼓冬冬高牙飐飐,离棹无由驻。
波声笳韵,芦花蓼穟,翻作别离情绪。
须知道风流太守,未尝恝情来去。
那堪对此,来时单骑,去也文鸳得侣。
绣被薰香,蓬窗听雨,还解知人否。
一川风月,满堤杨柳,今夜酒醒何处。
调疏呵,双栖正稳,慢摇去橹。
秋天的黄叶纷飞,清澈的碧江泛着微波,锦绣的水面在秋暮中显得格外宁静。画鼓声声,悠扬高亢,离开船只却无处停留。波涛声中传来笛韵,芦花和蓼草随风摇曳,满是别离的情绪。要知道风流的太守,也曾不曾在意过来去的情感。面对这一切,来时孤身一骑,去时却得伴侣文鸳。绣被散发着香气,蓬窗听着雨声,难道你还知道他人是否在意?一川风月,满堤杨柳,今夜酒醒后又在何处?轻声调侃,双栖的鸟儿安稳,缓缓地摇着船桨离去。
作者介绍:杨无咎,字子厚,号少游,宋代词人。他的词以清新婉约著称,常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寓情于景,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宋代,正值诗人心境沉郁之时,受自然景色的影响,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永遇乐》展现了秋天的自然景色与人情的交织,诗人在描绘黄叶、碧江、秋水的同时,寄托了对人生离别和情感变化的深刻思考。开头几句通过“黄叶缤纷”和“碧江清浅”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又略显忧伤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与自然的轮回。
接下来的描写中,画鼓声和波声相伴,使得景色更为动人,笛韵与水波结合,不仅描绘出自然的美,也让人感受到一种离别的惆怅。尤其是“须知道风流太守,未尝恝情来去”,不仅让人思考官员的风流倜傥,也引发对人情冷暖的反思,这种情感的深邃让整首词更具厚度。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通过“来时单骑,去也文鸳得侣”,表达了对人生伴侣的渴望和对孤独的叹息,最后提到的“今夜酒醒何处”更是将整首词推向高潮,展现出一种对未来不可知的惶恐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探讨了人生的离别与孤独,表达了对伴侣和幸福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下列哪一句描写了秋天的景象?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文鸳得侣”意指____。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人生伴侣的渴望。对还是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永遇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情感的渴望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风格上《永遇乐》更为沉郁,而《如梦令》则更显柔美与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