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3:3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3:33:08
依前泾渭,依前灞柳,依前秦陌。年时旧游地,奈心情非昨。俑阵无声听鼓角,上潼关,暮天寥廓。登临忆西岳,正悲风动魄。
依旧是那条泾河和渭河,依旧是那边的灞柳,依旧是那条秦地的陌路。往年游玩的地方,然而心情却已不再如昨日。静默的俑阵中只能听到鼓声和号角的回响,站在潼关之上,暮色苍茫,天际空旷。登高望远,想起西岳,心中悲凉,风声凄切。
作者介绍:蔡淑萍,现代诗人,作品常以抒情和历史感为主,关注个人情感与历史遗存的关系。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现代,诗人通过对往年游玩地点的回忆,表达时光流逝带来的心境变化,折射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十二时 感事》通过对过去游玩地点的回忆,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依前泾渭,依前灞柳,依前秦陌”以重复的形式强调记忆的鲜明,尽管环境未变,但人心已非。“奈心情非昨”道出了作者的失落与惆怅,时间的流逝使得往日的欢愉无法重现。
接下来提到的“俑阵无声听鼓角”则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兵马俑的沉默象征着历史的无情。而“上潼关,暮天寥廓”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仿佛天地间只剩下孤独的身影,进一步加深了作者的情感。
最后一句“登临忆西岳,正悲风动魄”将情感推向高潮,西岳的险峻与风的凄厉相结合,暗示着历史与个人命运的交织,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时光流逝、历史沉重与个人情感的变化展开,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落,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泾渭”指的是哪个地方?
“奈心情非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西岳”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