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4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49:04
食时辰,居家治务最须懃。
无事等闲莫外宿,
归来劳费父嫌憎。
在吃饭的时间,居家办理事情最要认真。
如果没有事就不要随便外出住宿,
回家后会让父亲觉得劳累而生厌。
诗中提到的“孝”是儒家文化中极为重要的道德观念,强调对父母的尊重与照顾。古代社会中家庭关系密切,子女对父母的责任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在于精神和时间的陪伴。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平易近人的风格和关注民生的内容而著称,作品涉及诗、文、词等多种体裁。白居易的诗常常带有社会批判和人文关怀。
该诗创作于唐代,作者在诗中强调孝道的重要性,反映了家庭伦理在当时社会中的核心地位。此时,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孝道成为社会行为的准则。
《十二时行孝文》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对孝道的深刻理解和倡导。诗的开头提到“食时辰”,强调饮食的规律性,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家庭的和谐。接着,诗中提到“无事等闲莫外宿”,这句话体现了对家庭的重视,表示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不应随意外出。这不仅是对父母的责任,更是对家庭关系的珍视。最后一句“归来劳费父嫌憎”则道出了外出带来的父母的担忧与不满,呼应了前面的孝道主题,强调了子女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对于家庭的意义。整首诗言简意赅,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传统家庭伦理的尊重和对孝道的推崇。
整首诗以孝道为主题,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父母的辛劳,鼓励子女珍惜与家庭的相处时间,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诗中提到“无事等闲莫外宿”的意思是:
A. 应该外出
B. 不应该随便外出
C. 只要有事就可以外出
D. 外出是好的
诗的主题主要强调的是:
A. 友情
B. 亲情与孝道
C. 自由
D. 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