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0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5:46
《齐天乐 黔灵山》
作者: 黄绮
苍松直上成千古,阴阴独寻幽径。
谷转云深,坡斜石滑,心目顿教清醒。
风林响应。正回顾疑人,此峰平顶。
古寺颓垣,一声钟打夕阳冷。
应怜容与小步,且抛情绪尽,漫成吟咏。
佛案青灯,僧斋黝壁,又起闲愁深省。
回栏待凭。有几树垂杨,子规堪听。
路暗前村,话归时野兴。
这首诗描绘了黔灵山的景色与诗人的内心感受。苍松直插云霄,历经千古;在幽静的小径上,独自寻觅。山谷曲折,云雾弥漫,坡上石头滑腻,让我心头清醒。风吹林响,恍惚间回顾往事,发现这峰顶是平坦的。古老的寺庙残垣断壁,夕阳映照下,钟声回荡,显得格外冷清。应该怜惜这清丽的容颜,缓步而行,抛却所有情绪,随意吟咏。佛案上青灯闪烁,僧舍的墙壁暗淡无光,引发我深深的闲愁思考。回头靠栏望去,几棵垂杨树,杜鹃声声令人倾听。前方的路暗淡无光,聊聊归家的路,心中却涌动着对田野的兴致。
作者介绍:黄绮,生于当代,是一位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著称的诗人。其作品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美,展现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游历黔灵山时,受山中自然环境的启发,在宁静的氛围中感悟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对人生的思考。
《齐天乐 黔灵山》通过生动的描绘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黔灵山的自然风光和诗人内心的感悟。开篇“苍松直上成千古”,以苍松作为引子,象征着不屈的生命力和悠久的历史。接着描述了阴暗的幽径和蜿蜒的山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仿佛带领读者走入一幅天然的画卷。
在“心目顿教清醒”一语中,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映照,唤醒了内心的思考,暗示自然的力量能够洗涤人的心灵。随后,诗人回顾往事,表现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的反思。古寺的描写则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夕阳下的钟声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
最后几句,诗人提到“子规堪听”,不仅是对自然声音的描绘,更是对生命的感悟。整个诗篇流露出诗人对于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黔灵山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苍松”象征什么?
A. 年轻
B. 坚韧
C. 美丽
答案:B
诗人对黔灵山的感受是怎样的?
A. 厌恶
B. 愉悦
C. 复杂
答案:C
诗中提到的“子规”指的是哪种鸟?
A. 麻雀
B. 杜鹃
C. 燕子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对黄绮诗《齐天乐 黔灵山》的全面解析与延伸,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