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5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3:20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作者: 姜夔
京洛风流绝代人。
因何风絮落溪津。
笼鞋浅出鸦头袜,
知是凌波缥缈身。
红乍笑,绿长嚬。
与谁同度可怜春。
鸳鸯独宿何曾惯,
化作西楼一缕云。
这首词描写了京洛地区(即今洛阳、京都)中一位风流绝代的人物。他为何在这春风中看到飘落的柳絮而感到惆怅呢?她穿着笼鞋,脚上是轻便的袜子,宛如在水面上轻盈行走的仙子。红色的花朵忽然绽放,绿叶也在微微皱眉,春天的美好与谁共享呢?鸳鸯独自一宿,难以习惯,最后化为西楼上一缕白云。
作者介绍: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南宋时期的词人,以词风清新、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美的追求与内心的孤寂。
创作背景:该词作于己酉年(即公元1189年),描述了他在苕溪所见的美景,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爱情的思索。春天的景致与个人情感交织,使得词作充满了哲理的思考。
这首词以“京洛风流绝代人”开篇,直接引入了一个风流才子或美人的形象,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春天的细腻描写,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结合在一起。对“风絮”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更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愁苦。
接下来的“笼鞋浅出鸦头袜”,描绘了轻巧的装束,传达出一种轻盈的感觉,仿佛她在水面上舞动。通过“红乍笑,绿长嚬”的对比,表现出春天的双面性:既有欢愉,也有忧愁。最后一句提到“鸳鸯独宿”,使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失落。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与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围绕着春天的美丽与个人的孤独展开,表现了对爱情的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充满了感伤与哲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京洛”指的是哪个地方?
“笼鞋浅出鸦头袜”描绘了什么样的意象?
“鸳鸯独宿”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