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昔游诗 其七

《昔游诗 其七》

时间: 2025-04-30 12:09:41

诗句

扬舲下大江,日日风雨雪。

留滞鳌背洲,十日不得发。

岸冰一尺厚,刀剑触舟楫。

岩雪一丈深,屹如玉城堞。

同舟二三士,颇壮不恐慑。

蒙毡闭篷卧,波里任倾攧。

晨兴视毡上,积雪何皎洁。

欲上不得梯,欲留岸频裂。

攀援始得上,垃圾人见接。

荒村三两家,寒苦衣食缺。

买猪祭波神,入市路已绝。

如今得安坐,闲对妻儿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09:41

原文展示:

扬舲下大江,日日风雨雪。
留滞鳌背洲,十日不得发。
岸冰一尺厚,刀剑触舟楫。
岩雪一丈深,屹如玉城堞。
同舟二三士,颇壮不恐慑。
蒙毡闭篷卧,波里任倾攧。
晨兴视毡上,积雪何皎洁。
欲上不得梯,欲留岸频裂。
攀援始得上,垃圾人见接。
荒村三两家,寒苦衣食缺。
买猪祭波神,入市路已绝。
如今得安坐,闲对妻儿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大江上漂泊的艰辛景象。船只在江中行驶,每天都遭遇风雨和雪。因天气恶劣,诗人被迫滞留在鳌背洲,整整十天无法启程。江边的冰厚达一尺,刀剑般的冰块触碰着船只,山上的雪深达一丈,像高耸的城垣。与诗人同舟的几位壮士并不畏惧,躲在篷内休息,任凭波浪翻腾。早晨醒来,看到篷上积雪的洁白。想要上岸却没有梯子,想要停留在岸边又频频裂开。经过一番攀援,才得以上岸,看到人们在收垃圾。周围荒凉,只有三两户人家,生活困苦,衣食匮乏。人们买猪祭拜波神,但通往市场的路已经断绝。如今终于得以安坐,悠闲地与妻儿交谈。

注释:

  • 扬舲:扬起船帆。
  • 留滞:滞留、停留。
  • 鳌背洲:指江中的一个小洲,像龙鳌的背部。
  • 岸冰一尺厚:岸边的冰层厚达一尺。
  • 刀剑触舟楫:冰块像刀剑一样碰撞船只。
  • 岩雪一丈深:山上积雪深达一丈。
  • 玉城堞:比喻雪的坚固和高耸。
  • 蒙毡:用毡子覆盖。
  • 倾攧:波浪翻涌。
  • 垃圾人见接:形容人们在岸边拾捡垃圾。
  • 荒村三两家:荒凉的村庄只剩下三两户人家。
  • 买猪祭波神:用猪祭祀波神,表达对水神的敬仰。
  • 入市路已绝:通往市场的路已经断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夔,字尧章,号白雨,宋代著名词人、诗人,精通音律,擅长词曲创作。他的作品以清新婉约、情感细腻著称,常常表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昔游诗》是姜夔在一次舟行过程中遭遇恶劣天气而写下的,表达了他在艰难环境中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家庭的眷恋。诗中描绘的寒冷和困苦,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经济困窘的背景。

诗歌鉴赏:

这首《昔游诗 其七》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将诗人遭遇的艰难处境展现得淋漓尽致。开篇即以“扬舲下大江”引入,瞬间让人感受到船行大江的壮阔与不易。然而,接下来的“日日风雨雪”则将气氛转为沉重,展示了自然的无情和旅途的艰辛。诗中描绘的“岸冰一尺厚”和“岩雪一丈深”,通过具体的数字和形象的比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身临其境。

在与同舟之士的描写中,诗人并未表现出绝望,而是强调他们的壮胆和不屈,这种精神在“颇壮不恐慑”中得以体现。后半部分诗歌转向了生活的琐碎与无奈,荒村的寒苦和祭波神的传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展现了人们在自然与生活压力下的无奈与坚韧。最后,诗人终于得以安坐,悠闲地与妻儿交谈,给整首诗带来一丝温暖与希望,尽管苦难依旧,但家庭的温暖始终是他心灵的归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扬舲下大江:船只扬帆行驶在宽阔的大江上。
  2. 日日风雨雪:每天都遭遇风、雨和雪的困扰。
  3. 留滞鳌背洲:因天气原因停留在鳌背洲。
  4. 十日不得发:十天来都无法启程。
  5. 岸冰一尺厚:岸边的冰层厚达一尺。
  6. 刀剑触舟楫:冰块像刀剑一样碰撞着船只。
  7. 岩雪一丈深:山上积雪深达一丈。
  8. 屹如玉城堞:雪的高度和坚固像玉石城墙一般。
  9. 同舟二三士:与我同舟的有几位壮士。
  10. 颇壮不恐慑:他们非常壮胆,不怕艰难。
  11. 蒙毡闭篷卧:用毡子覆盖,躲在船内休息。
  12. 波里任倾攧:任凭波浪翻滚。
  13. 晨兴视毡上:早上醒来,看到篷上。
  14. 积雪何皎洁:积雪是如此洁白。
  15. 欲上不得梯:想要上岸却没有梯子。
  16. 欲留岸频裂:想要停留在岸边却频频裂开。
  17. 攀援始得上:经过攀爬才得以上岸。
  18. 垃圾人见接:看到人们在捡拾垃圾。
  19. 荒村三两家:荒凉的村庄只剩下三两户人家。
  20. 寒苦衣食缺:生活贫困,衣食匮乏。
  21. 买猪祭波神:人们买猪祭祀水神。
  22. 入市路已绝:通往市场的路已经断绝。
  23. 如今得安坐:现在终于可以安坐。
  24. 闲对妻儿说:悠闲地与妻儿交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岩雪”比作“玉城堞”,增强了雪的坚固感。
  • 对仗:如“晨兴视毡上,积雪何皎洁”体现了工整的对仗。
  • 排比:通过“欲上不得梯,欲留岸频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恶劣与人们的艰难生活,展现了人在逆境中坚持与希望的情感。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家庭的深切眷恋,即使身处困境,家庭的温暖始终是心灵的归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广阔的旅途与人生的无常。
  • 冰雪:象征着艰难与阻碍,但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冷静与坚韧的美。
  • :象征着人生的旅途与不易。
  • 荒村:代表着社会的贫困与困顿,反映了当时的生存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岸冰”厚度是多少? A. 一尺
    B. 两尺
    C. 三尺

  2. 诗人和同舟之士的态度是什么? A. 恐惧
    B. 坚定
    C. 无所谓

  3. 诗中提到的荒村有多少户人家? A. 三两家
    B. 五六家
    C. 十几家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描绘了人生态度与豪情。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生活困苦与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对比:

  • 姜夔与李清照:两位词人都擅长抒情,但姜夔更注重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而李清照则多表现个人情感与思念。
  • 《昔游诗》与《月下独酌》: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的思考,但前者更强调自然的压迫感,而后者则突出孤独的自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包含姜夔及同时代诗人的作品。
  • 《诗词鉴赏入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与技巧。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四块玉·浔阳江 杂剧·半夜雷轰荐福碑 落梅风·心间事 金字经·夜来西风里 金字经·樵隐 杂剧·邯郸道省悟黄粱梦 【南吕】四块玉_恬退绿鬓衰 【双调】庆东原_叹世拔山力 杂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 寿阳曲·云笼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电波 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少成 言字旁的字 邑户 寥寥无几 淫词媟语 形影不离 军不厌诈 战俘 金陀 业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微文深诋 反犬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