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8: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8:58
华堂不洎千钟养,荒垅空遗四尺封。
愁绝狐狸潭畔路,不知更扫几番松。
这首诗的意思是:华丽的堂屋并没有得到千钟的丰厚供养,荒芜的田垄上只留下四尺的墓碑。心中愁苦,狐狸潭边的道路已然绝望,不知又要扫除多少次松林。
本诗并未明显引用特定典故,但它反映了对逝者的追忆与哀思,同时结合了对现实的感慨,表明了人对生死、供养与遗忘的思考。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季和,号云溪,晚号梅溪,南宋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豪放著称,尤其擅长咏史抒怀,反映了其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
该诗创作于戊午年(公元1248年),上巳节时,诗人前往何恭人的墓地祭拜,表达对其的怀念与哀思,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追忆与现实的无奈。开头两句描绘了何恭人墓前的景象,华堂虽美,却无丰厚的供养,暗示着对逝者的遗忘与现实的冷漠。而“荒垅空遗四尺封”则进一步强化了逝者的孤独与凋零,暗示着历史的遗忘与人世的无情。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诗人的内心感受,“愁绝狐狸潭畔路”表达了他心中的愁苦与无奈,显现出一种失落感。“不知更扫几番松”则是诗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似乎在问自己祭扫的意义何在,表现出对生命、记忆与遗忘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凝练的意象,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逝者的怀念,令人感慨万千。
整首诗围绕生死、遗忘与记忆展开,反映出人对逝者的追思与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
诗中提到的“华堂”指的是什么?
“愁绝狐狸潭畔路”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歌主要探讨了什么主题?
这两首诗与《戊午上巳谒何恭人坟三绝》在主题上都涉及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展现出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