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余无常产癸亥岁方舍穑事

《余无常产癸亥岁方舍穑事》

时间: 2025-05-07 22:25:18

诗句

往岁事耕稼,正以饭不足。

今年不服田,賸有代耕禄。

种瓜与爇蔬,未免课童仆。

四体不复勤,有愧前修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5:18

原文展示:

余无常产癸亥岁方舍穑事 姜特立 〔宋代〕

往岁事耕稼,正以饭不足。 今年不服田,賸有代耕禄。 种瓜与爇蔬,未免课童仆。 四体不复勤,有愧前修躅。

白话文翻译:

往年我从事耕作,正是因为粮食不够吃。 今年不再种田,却有余下的代耕俸禄。 种植瓜果和蔬菜,不得不督促童仆。 四肢不再勤劳,感到愧对前人的足迹。

注释:

  • 无常产:没有固定的财产。
  • 癸亥岁:指特定的年份,癸亥年。
  • 舍穑事:放弃农耕事务。
  • 賸:同“剩”,剩余。
  • 代耕禄:代替耕作的俸禄,指官职或收入。
  • 爇蔬:种植蔬菜。
  • 课童仆:督促童仆工作。
  • 前修躅:前人的足迹,指前人的勤劳和努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他对农耕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前人勤劳的敬仰。这首诗反映了作者从农耕生活转向依赖官职收入的生活变化,以及对此变化的心理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放弃农耕生活,转而依赖官职收入之后。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勤劳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在生活状态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往年的耕作生活和现在的官职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勤劳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在生活状态的反思。诗中“往岁事耕稼,正以饭不足”反映了作者过去生活的艰辛,而“今年不服田,賸有代耕禄”则展示了生活状态的转变。最后两句“四体不复勤,有愧前修躅”深刻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勤劳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在生活状态的愧疚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往岁事耕稼,正以饭不足”:过去我从事耕作,正是因为粮食不够吃。
  2. “今年不服田,賸有代耕禄”:今年不再种田,却有余下的代耕俸禄。
  3. “种瓜与爇蔬,未免课童仆”:种植瓜果和蔬菜,不得不督促童仆。
  4. “四体不复勤,有愧前修躅”:四肢不再勤劳,感到愧对前人的足迹。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往年的耕作生活和现在的官职生活,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变化和感受。
  • 拟人:“四体不复勤”将身体拟人化,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勤劳生活的怀念。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反思和怀念。作者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过去勤劳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在生活状态的反思和愧疚。

意象分析:

  • 耕稼:象征勤劳和艰辛的生活。
  • 代耕禄:象征官职和收入,代表了生活的转变。
  • 前修躅:象征前人的勤劳和努力,代表了作者的敬仰和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往岁事耕稼”指的是什么? A. 过去从事耕作 B. 现在从事耕作 C. 未来从事耕作 答案:A

  2. 诗中“今年不服田”意味着什么? A. 今年继续种田 B. 今年不再种田 C. 今年开始种田 答案:B

  3. 诗中“有愧前修躅”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自豪 B. 愧疚 C. 满足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悯农》李绅:通过描写农民的艰辛生活,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诗词对比:

  • 《悯农》李绅 vs 《余无常产癸亥岁方舍穑事》姜特立:两者都反映了农耕生活的艰辛,但李绅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而姜特立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在生活状态的反思。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宋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木兰花 清平乐 清平乐·莺来燕去 浣溪沙 临江仙 其一 好女儿 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 清平乐 采桑子 鹧鸪天·小玉楼中月上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臻臻至至 牵致 卤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豁閜 包含缬的词语有哪些 鼓舌摇唇 衒俗 囚犯 高材疾足 百举百全 狐疑犹豫 炎熇 食字旁的字 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