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1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15:37
上竺曾闻古刹名,万峰丛处隐林扃。
白云惯识衣冠面,长傍阶前故不惊。
在上竺山上曾听闻有座古老的寺庙,那座寺庙隐藏在万峰环绕的林间。白云对此地的衣衫与面目早已熟悉,因此在寺前总是静静地停留,不会惊扰到任何人。
本诗虽然失去题目,但可以看出诗中提及的古刹与白云,似乎在隐喻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古刹的宁静与白云的悠然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人们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探索。
作者介绍:王渐逵是明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明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西湖作为文化名胜,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王渐逵在此也寻找灵感。
《西湖十咏·其十 失题》通过描绘上竺山的古刹与白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古刹”和“白云”成为了静谧与悠然的象征,表现了诗人对人世纷扰的超然态度。上竺的古刹,隐秘在山林之间,不被外界打扰,犹如人生的理想状态,给人以宁静与安详的感觉。而“白云”则是诗人心灵的寄托,表达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洒脱。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塑造了一个清幽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哲理与自然之美。
第一句:“上竺曾闻古刹名”
诗人首先引入了一个场景,上竺山上有座古老的寺庙,暗示着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深厚。
第二句:“万峰丛处隐林扃”
描述寺庙被万山环绕,隐秘于林中,带来一种神秘感,同时也象征着人们对内心深处的探索。
第三句:“白云惯识衣冠面”
此句通过拟人化手法,赋予白云以知觉,体现出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第四句:“长傍阶前故不惊”
诗人通过白云的静谧,反映出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表达出对生活的淡然。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对人世纷扰的超然态度,传达了一种闲适而又深邃的生活哲学。
诗词测试:
上竺山上有什么著名的建筑?
诗中“白云”象征着什么?
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