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施

《西施》

时间: 2025-05-04 02:14:44

诗句

惆怅兴亡系绮罗,世人犹自选青娥。

越王解破夫差国,一个西施已是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14:44

原文展示:

惆怅兴亡系绮罗,世人犹自选青娥。
越王解破夫差国,一个西施已是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惆怅,仿佛这些都是与华丽的绮罗相连。世人仍然在选择美丽的女子,正如当年西施的美貌。越王勾践成功地打破了夫差的国,而像西施这样美丽的女子其实已经是数不胜数了。

注释:

  • 惆怅:心中忧愁、感到失落。
  • 兴亡:指国家的兴起与灭亡。
  • 绮罗:华丽的丝织品,象征奢华的生活。
  • 青娥:指美丽的女子,古代常用词汇。
  • 越王:越国的国君勾践。
  • 夫差国:吴国的国君夫差。
  • 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以美丽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注,唐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写人物心理和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兴亡的感慨,以及对美丽女子的思考,体现了历史与美的交织。诗中提到的西施是国破家亡的象征,寄托着对美丽与命运的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西施这一历史人物为引,探讨了国家兴亡与个人美丽之间的关系。开头两句用“惆怅兴亡系绮罗”引入,表现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绮罗作为奢华的象征,暗示着国家的繁荣与衰落与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世人犹自选青娥”一句,反映了人们在动荡的时代,仍然追求美丽与享乐的心态,似乎忘却了历史的教训。最后两句提到的“越王解破夫差国”,揭示了历史的轮回与宿命,西施不仅是一位绝世美女,更是历史的见证者。

整首诗在抒情中夹杂着对历史的沉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美与权势、个人与国家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惆怅兴亡系绮罗:表达了对国事兴亡的忧虑,华丽的绮罗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2. 世人犹自选青娥:尽管国家动荡,人们仍然追求美好的事物,反映出人性对美的向往。
  3. 越王解破夫差国:提及历史事件,指出越王勾践的成功,暗示历史中的兴亡循环。
  4. 一个西施已是多:西施的美丽似乎并不稀有,象征着美的普遍性与时代变迁。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的结构工整,形成了音韵的美感。
  • 比喻:将兴亡与绮罗相连,暗示美丽与权势的关系。
  • 反讽:在美丽与历史的对比中,展现人们对当下的轻视。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西施的美丽,探讨了国家的兴亡与个人命运的关系,揭示了在历史长河中,个人美丽的短暂与国家命运的无常,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绮罗:象征奢华与繁荣,体现了历史的灿烂与短暂。
  • 青娥:代表美丽的女子,反映人们对美的渴望。
  • 西施:象征着绝世的美丽与历史的悲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西施”是哪个国家的女子? A. 吴国
    B. 越国
    C. 魏国
    D. 汉国

  2. 填空题:诗中“世人犹自选青娥”反映了人们对__的追求。

  3. 判断题:全诗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无所谓态度。 (对/错)

答案:

  1. A
  2. 美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关注历史兴亡,但更侧重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 李白《将进酒》:强调享乐与人生短暂,与卢注的追求美丽的主题相呼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出塞曲 其一 出塞行 出塞曲 出塞 出塞曲二首 其一 出塞七首,效少陵 其七 出塞杂咏用上平声韵 其一 出塞 出塞曲二首 其二 出塞曲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泼天大祸 义不生财 回天无力 承诏 置诸高阁 鸟惊鱼散 曩列 噫噎 辛字旁的字 猴结尾的成语 采字头的字 三框儿的字 文字旁的字 残菊 如履薄冰 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麻字旁的字 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