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1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14:44
惆怅兴亡系绮罗,世人犹自选青娥。
越王解破夫差国,一个西施已是多。
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惆怅,仿佛这些都是与华丽的绮罗相连。世人仍然在选择美丽的女子,正如当年西施的美貌。越王勾践成功地打破了夫差的国,而像西施这样美丽的女子其实已经是数不胜数了。
卢注,唐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写人物心理和社会现象。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兴亡的感慨,以及对美丽女子的思考,体现了历史与美的交织。诗中提到的西施是国破家亡的象征,寄托着对美丽与命运的思索。
这首诗以西施这一历史人物为引,探讨了国家兴亡与个人美丽之间的关系。开头两句用“惆怅兴亡系绮罗”引入,表现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绮罗作为奢华的象征,暗示着国家的繁荣与衰落与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世人犹自选青娥”一句,反映了人们在动荡的时代,仍然追求美丽与享乐的心态,似乎忘却了历史的教训。最后两句提到的“越王解破夫差国”,揭示了历史的轮回与宿命,西施不仅是一位绝世美女,更是历史的见证者。
整首诗在抒情中夹杂着对历史的沉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美与权势、个人与国家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通过西施的美丽,探讨了国家的兴亡与个人命运的关系,揭示了在历史长河中,个人美丽的短暂与国家命运的无常,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西施”是哪个国家的女子?
A. 吴国
B. 越国
C. 魏国
D. 汉国
填空题:诗中“世人犹自选青娥”反映了人们对__的追求。
判断题:全诗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无所谓态度。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