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2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6:49
吴王从骄佚,天产西施出。岂徒伐一人,所希救群物。良由上天意,恶盈戒奢侈。不独破吴国,不独生越水。在周名褒姒,在纣名妲己。变化本多涂,生杀亦如此。君王政不修,立地生西子。
吴王因骄奢而沉迷,天上因此降生了西施。难道这只是为了惩罚一个人吗?其实是为了拯救众生。其实这都是上天的旨意,警戒那些奢靡的行为。西施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破坏吴国,也不仅仅是为了让越水流淌。在周朝有褒姒,在商朝有妲己。变化的事情本就很多,生与死也是如此。如果君王的政治不修整,西子(西施)就会随之而生。
作者介绍:苏拯,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借西施的故事反映了对奢靡政权的批判,借古讽今,意在警示统治者修身齐政。
苏拯的《西施》通过对西施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传达了对君主奢靡无道和政治腐败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提到“吴王从骄佚”,暗示了吴王因奢华而沉迷的结果,而西施的出现不仅仅是美色的象征,更是对政治的警示。诗中“岂徒伐一人,所希救群物”一句,充分体现了西施的历史意义:她的诞生不是单纯的个人事件,而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诗人借用上天的旨意,强调了历史的无常与变化,暗示了君王若不修政,必将引发灾难的循环。
整首诗结构严谨,语言凝练,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乏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使得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激发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反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旨在警醒统治者,奢靡与腐败必将导致国家的覆灭,历史的教训不容忽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吴王因为什么而沉迷?
西施的出现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褒姒和妲己分别代表哪个朝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