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0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03:56
作者: 李之仪 〔宋代〕
燕雀初为友,烽烟近卜邻。
不嫌千语聒,只怕一笼新。
病眼常如睡,归心喜似人。
柈餐犹见笋,未省已无春。
燕雀刚开始成为朋友,烽火连天的环境迫使我选择邻居。
不怕千言万语的喧嚷,只怕一笼新鲜的竹笋。
病眼常如沉睡,归心的喜悦像人一样。
饭桌上还见到竹笋,未曾意识到春天已经过去。
“燕雀”常用来形容小人物,而“烽烟”则是古代战争的象征,反映出动荡的社会背景;竹笋象征生机与希望,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李之仪,字梦阮,号湘子,南宋时期的诗人,工于诗词,尤其以咏物见长,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个人生活困顿交织,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竹笋,表达对生活的渴望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李之仪的这首《食笋二首 其一》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开头的“燕雀初为友”,不仅描绘了诗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诗人不得不选择身边的小伙伴,虽然生活艰辛,但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接下来的“不嫌千语聒,只怕一笼新”,表达了诗人对新鲜事物的渴望,尤其是竹笋的象征意义,既代表了春天的生机,又暗示着该如何面对生活的挑战。全诗情感真挚,层次分明,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竹笋,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出在动荡社会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