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1:02
籊籊江门旧钓竿。如今落手尽清閒。
鳞鳞三六双双鲤,历历千重叠叠山。
斜月落,晓霜残。藤蓑耐得一江寒。
橛头信水亭亭去,鲸浪惊雷午梦安。
在江门的水边,昔日的钓竿静静地放着,如今却闲散无事。
水中游动的鲤鱼成双成对,与层层叠叠的山影相映成趣。
斜月已落,清晨的霜仍在残留。藤蓑能耐得住这江水的寒冷。
钓竿稳稳地立在水面上,随着水流轻轻漂荡,浪花翻涌,仿佛在梦中安然无恙。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湘山,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王夫之致力于儒学研究,尤其对理学有深刻的见解,其诗歌风格朴实自然,常表现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该诗作于王夫之隐居生活时期,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诗人借由钓鱼的闲适,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内心的宁静。
这首《鹿鸪天·藤蓑词》充满了对自然的深情描绘和对人生的哲思。诗人以钓鱼为切入点,展现了一个闲适、宁静的生活状态。在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江边的静谧与清幽,旧钓竿被遗弃,寓意着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闲适接受。接着,诗中描绘了鲤鱼在水中嬉戏与山影交错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斜月落,晓霜残”一联则通过时空的变换,带来了一种静谧而略显孤寂的氛围。诗人在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更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而“藤蓑耐得一江寒”则表现出诗人在寒冷中依然保持的淡然心态,表现了他不为外物所扰的高洁品格。
最后两句“橛头信水亭亭去,鲸浪惊雷午梦安”通过生动的比喻,将钓竿和水流联系起来,暗示了生活中的波折与安宁。即使在波涛汹涌的社会中,诗人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动荡时代中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安宁心境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旧钓竿”象征什么?
A. 过去的回忆
B. 渔人的工具
C. 自然的美
“鳞鳞三六双双鲤”中描绘了什么?
A. 水中的鱼
B. 天上的云
C. 地上的花
诗中提到的“鲸浪惊雷”是用来比喻什么?
A. 自然的平静
B. 自然的威力
C. 人生的忧愁
王夫之与陶渊明在诗歌中都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厚情感,但王夫之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社会动荡的反思,而陶渊明则更侧重于内心的恬淡与自得。两者虽然背景不同,但都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