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儿深赴婺之月泉山长

《送儿深赴婺之月泉山长》

时间: 2025-05-01 03:58:17

诗句

来汝深,吾语汝,汝今此行五百里。

吾岂不欲汝在傍,朝夕告教从容里。

世莫难于续书脉,孝莫大于养吾志。

男儿须为大丈夫,远游有方学者事。

汝行乎,吾决矣。

名山大川如不识,坎井中见能有几。

严师良友如不亲,家庭閒语未必是。

若曰高车过万里桥,非所羡于司马氏。

若曰荣乡佩六相印,亦何取于苏季子。

区区物外先入心,役役终身非切己。

星婺域,月泉水,古到今,最多士。

要知三人必有师,毋谓一日长乎尔。

贼人之子乃自贼,毁人之善是自毁。

同寮当出肺肝话,诸生当如手足视。

回顾弱植荷倚重,隽永古训滋味旨。

遇食不求饱,饮酒不至醉。

閒事付浮云,本色为实地。

诗书可幸薄有禄,齏盐犹胜空煮字。

仕未可养汝奈何,耄犹加餐我自慰。

要得友朋之誉可听闻,即是父母之前相诺唯。

三年日月一箭过,不必吾惧但为吾所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8:17

原文展示

送儿深赴婺之月泉山长
—— 陈著 〔宋代〕

来汝深,吾语汝,汝今此行五百里。
吾岂不欲汝在傍,朝夕告教从容里。
世莫难于续书脉,孝莫大于养吾志。
男儿须为大丈夫,远游有方学者事。

汝行乎,吾决矣。
名山大川如不识,坎井中见能有几。
严师良友如不亲,家庭閒语未必是。
若曰高车过万里桥,非所羡于司马氏。

若曰荣乡佩六相印,亦何取于苏季子。
区区物外先入心,役役终身非切己。
星婺域,月泉水,古到今,最多士。
要知三人必有师,毋谓一日长乎尔。

贼人之子乃自贼,毁人之善是自毁。
同寮当出肺肝话,诸生当如手足视。
回顾弱植荷倚重,隽永古训滋味旨。
遇食不求饱,饮酒不至醉。

閒事付浮云,本色为实地。
诗书可幸薄有禄,齏盐犹胜空煮字。
仕未可养汝奈何,耄犹加餐我自慰。
要得友朋之誉可听闻,即是父母之前相诺唯。

三年日月一箭过,不必吾惧但为吾所喜。

白话文翻译

我来对你说,儿子,你这次出行要走五百里。我难道不想你在身边,朝夕教诲你从容不迫吗?世上最难的事情是续写家族的书脉,最大的孝道是培养我的志向。作为男儿,应该做一个大丈夫,远行学习是有意义的。

你要出发了,我已决定。名山大川即使不熟悉,井底的视野又能有多少?严师和良友如不亲近,家庭的闲聊未必能教导你。如果说高车过万里桥,那并不是我羡慕的司马氏。如果说荣归故乡,佩戴六相的印章,又与苏季子何干?

区区的物外之事,先入心中,终究是与我无关。星辰在婺域,月泉的水,古到今,最多的是士人。要知道三人必有我的老师,别以为一天长于别人。贼人之子自成贼,毁坏他人的善行也是自我毁灭。室友间应该畅所欲言,学子间应如手足般相待。

回首我对弱小的扶持,古老的教训滋味深远。吃饭不求饱,饮酒不至于醉。闲事就随浮云而去,真实的本色才是实地。诗书虽说可以带来微薄的俸禄,但做盐和肉还胜过空谈字句。仕途尚未能养活你,我却只能在晚年自我安慰。若想得到朋友的赞誉,听闻之事,便是父母之间的约定。

三年日月如箭飞逝,不必让我害怕,只要我心中喜悦。

注释

  • 来汝深:来,指“来听我说”。汝,指“你”,深,意为“深长的道理”。
  • 续书脉:指延续家族的血脉。
  • 孝莫大于养吾志:最大的孝道是培养父亲的志向。
  • 高车过万里桥:形容高贵的身世,指的是司马氏的荣华富贵。
  • 佩六相印:指的是古代的高官显贵,象征地位和权势。
  • 遇食不求饱,饮酒不至醉:意为为人处世要有节制,不贪求过多。

典故解析

  • 司马氏:指的是三国时期的权臣司马懿,后世多用来形容显贵和权力。
  • 苏季子:苏洵、苏轼父子是著名的文学家,后世以“苏氏”代指有名望的人物。
  • 三人必有师:出自《论语》,强调学习和请教是重要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字景初,号澄心,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关注个人修养与人生哲理,具有深厚的儒家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陈著送别其子远行之时,表达对儿子的殷殷期望和教诲,体现了父爱的深厚与对儿子未来的关心。

诗歌鉴赏

《送儿深赴婺之月泉山长》这首诗通过饱含深情的言辞,展现了父亲对儿子即将远行的复杂情感。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儿子出行的支持和期待,也渗透着对当今社会的深刻思考。诗人以“世莫难于续书脉,孝莫大于养吾志”开篇,强调了传承的重要性与孝道的核心,体现出一种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后续的段落中,诗人提到名山大川和严师良友,暗示儿子应当在外求学时不单依赖书本知识,更应珍惜良师益友。特别是“星婺域,月泉水”,引人遐想,象征着理想与远方。诗的后半部分则进一步强调人际关系的真诚和志同道合的重要性,提醒儿子要珍惜与同道之人间的真情。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流畅,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仗,使得诗歌不仅具有教育意义,更带有浓厚的人文关怀。通过这首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父爱的深厚,也能体会到传统文化对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来汝深,吾语汝,汝今此行五百里。

    • 向儿子倾诉,预示着即将开始的旅程。
  2. 吾岂不欲汝在傍,朝夕告教从容里。

    • 表达父亲希望儿子在身边的心情。
  3. 世莫难于续书脉,孝莫大于养吾志。

    • 强调传承的艰难与孝道的重要性。
  4. 男儿须为大丈夫,远游有方学者事。

    • 鼓励儿子走出去学习,做一个有志气的人。
  5. 汝行乎,吾决矣。

    • 表示对儿子出行的支持与决心。
  6. 名山大川如不识,坎井中见能有几。

    • 指出见识的局限性。
  7. 严师良友如不亲,家庭閒语未必是。

    • 强调良师益友的重要性。
  8. 若曰高车过万里桥,非所羡于司马氏。

    • 反映对权贵生活的淡漠。
  9. 区区物外先入心,役役终身非切己。

    • 关注内心的修养,而非物质。
  10. 要知三人必有师,毋谓一日长乎尔。

    • 强调多向他人学习的重要性。
  11. 贼人之子乃自贼,毁人之善是自毁。

    • 强调自身的道德修养。
  12. 同寮当出肺肝话,诸生当如手足视。

    • 提倡同学间的真挚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比喻将抽象的哲理具象化。
  • 对仗:如“遇食不求饱,饮酒不至醉”,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排比:使用排比句式,使表达更为有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教育与传承,呼唤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强调个人修养与志向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父爱的深沉与希望。

意象分析

  • 名山大川:象征着广阔的前景与理想。
  • 星婺域、月泉水:象征理想与希望,承载着诗人对儿子的期望。
  • 严师良友:象征着学习道路上的重要支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孝莫大于养吾志”是强调什么?

    • A. 孝顺的重要性
    • B. 个人志向的培养
    • C. 对父母的依赖
  2. 诗人用“名山大川如不识”来表达什么?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知识与见识的渴望
    • C. 对名声的追求
  3. “三人必有师”出自哪部经典?

    • A. 《论语》
    • B. 《孟子》
    • C. 《大学》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体现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 《静夜思》——李白:对故乡的思念与个人情感的表达。

诗词对比

  • 《送别》——王之涣
    • 两者都表达了送别之情,但《送别》更侧重于离别的悲伤,而《送儿深赴婺之月泉山长》则更强调对未来的期待与教诲。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
  3.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与风格》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秋怀 其三 感慨四首 其二 素梅 四七 舟中杂纪 其六 渭河道中 其四 金水河春兴 其二 即事 其二 送李德仁归济南乡试 其一 中秋次韵答太虚 临清阻雪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糸字旁的字 暗牖空梁 鬲字旁的字 日月合璧 衣字旁的字 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妙舌 意虑乖僻 花团锦簇 拿腔做样 竖心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越瘠秦视 齐齐整整 金根车 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焚巢捣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