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1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0:59
次韵戴成叔
作者: 陈著 〔宋代〕
君子当固穷,达亦岂吾病。
有心事穷达,斯与天者竞。
仁可以致君,止则归田咏。
孔子圣之诗,善学即邹孟。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君子在艰难困苦中依然坚定的信念,富贵荣华并不成为他生活的病痛。即使面临穷困与达通,他的心中仍然有理想与追求,这与天命的较量。他认为仁德可以使人得到领导地位,如果停止努力,就回归田园吟咏。孔子所作的诗歌是圣贤之作,若能善加学习,便能效仿邹、孟等人。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以理想主义和哲理性为主,展现了对仁德和道德的重视。
本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与士人理想的碰撞使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信念,强调君子应有的品德与追求。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强调了“君子”的品质。诗人在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表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固穷”与“达”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超越物质的追求,即使在逆境中,仍能坚持理想,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诗中提到的“仁”不仅是道德的体现,更是个人修养的升华。诗人在最后提及孔子的诗作,意在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圣贤之道,以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全诗结构严谨,意象清晰,情感真挚,传递着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值得细细品味。
全诗强调了君子应具备的品德,即使在逆境中也要坚持理想,追求仁德与道德的价值,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诗中“固穷”是指什么?
“仁可以致君”中“仁”指的是什么?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陈著的《次韵戴成叔》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与道德,而李白则强调享受人生的豪情。两者风格各异,但都展示了古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