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5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52:03
江城子(追和东坡雪)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寒光凌乱六花纤。巧穿帘。
不鸣檐。十里黄垆,遥望辨青帘。
玉树参差何处觅,吟雪曲,捻霜髯。
坐来令我看无厌。拟名盐。
试尝甜。飞入深潭,应照老蛟潜。
三白频占来岁稔,良可喜,更何嫌。
寒光闪烁,雪花轻盈地飘落,悄悄地穿过窗帘。
雪没有声音,融化在屋檐上。远处十里的黄土村庄,
在雪中隐约可见青色的帘幕。
那参差不齐的玉树,我在何处寻找?吟唱着雪的曲调,轻轻捻着霜白的胡须。
坐在这里看着雪,真是乐而不厌。我想给这雪起个名字,叫做盐。
试着品尝,味道是甜的。飞入深潭中,应该能照见那潜伏的老蛟。
明年丰收的预兆频频出现,真令人高兴,还有什么可嫌呢?
王之道,字子真,号寒山,宋代诗人,擅长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苏轼等人有深厚的交情。
此诗创作于王之道追和苏轼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雪景的独特感受和对苏轼作品的回应,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氛围和人际关系。
《江城子(追和东坡雪)》是一首描绘雪景的词作,诗人在寒冷的冬日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雪花的轻盈与美丽。开篇即用“寒光凌乱六花纤”点明了雪的视觉效果,给人一种冷冽而清新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对窗外景色的观察,传达出一种静谧的美感和内心的宁静。远处的“十里黄垆”,使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恬淡,而“玉树参差”则引发诗人对自然美的追寻和感叹。
诗人在吟唱雪曲时,似乎在自我对话,他用“捻霜髯”这一细节,传达出一种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展示出一种豁达的态度。接下来的“拟名盐”,则象征着雪的清新,诗人对雪的品味和想象,突显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一段展现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三白频占来岁稔”,表达了对丰收的希望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令人心生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雪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六花”指什么?
A. 露珠
B. 雪花
C. 花瓣
D. 星星
填空题:诗中“寒光凌乱六花纤”描绘的是__的景象。
判断题:诗人对雪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