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光皇祐二年谒告归乡里至治平二年方得再来怆然感怀诗以纪事

《光皇祐二年谒告归乡里至治平二年方得再来怆然感怀诗以纪事》

时间: 2025-07-31 11:32:39

诗句

十六载重归,顺涂歌式微。

青松弊庐在,白首故人稀。

外饰服章改,流光颜貌非。

巫咸旧山色,相见尚依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1:32:39

原文展示:

光皇祐二年谒告归乡里至治平二年方得再来怆然感怀诗以纪事

十六载重归,顺涂歌式微。
青松弊庐在,白首故人稀。
外饰服章改,流光颜貌非。
巫咸旧山色,相见尚依依。


白话文翻译:

经过十六年的重归故里,路上的歌声已经微弱。
青松依旧在破旧的茅屋旁,白发的老朋友却变得稀少。
外表的衣服和装饰已经改变,青春的面容也不再如昔。
巫咸的山色依旧,见面时却感慨万千。


注释:

字词注释:

  • 重归:再次回到。
  • 顺涂:顺畅的道路,这里引申为归乡的路途。
  • 青松:青翠的松树,象征坚韧和长久。
  • 弊庐:破旧的茅屋,指作者的故乡或家。
  • 白首:白发,形容年老的朋友。
  • 外饰服章:外表的衣服和装饰,指人的外貌和穿着。
  • 流光:光阴,时光流逝。
  • 巫咸:古代的名山,代表故乡的风景。

典故解析:

  • 巫咸:巫咸是古代一位著名的山,常用于表达对故土的怀念和情感。诗中提到的“旧山色”暗示了对过去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字君实,号涑水,宋代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对后世影响深远。司马光为人正直,助人为乐,尤以治国理政和历史著作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司马光重归故乡十六年之后,感慨时光流逝、故人稀少的情感中创作而成。通过描绘故乡的景象,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老朋友的思念。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人生的感慨。诗的开头“十六载重归”,直接点明了时间的跨度,突显了归乡的不易和心中的激动。然而,随即而来的“顺涂歌式微”却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归乡的喜悦被现实的冷淡冲淡。接下来的“青松弊庐在,白首故人稀”,不仅描绘了故乡的自然景观,还反映出人事的变迁,白发的朋友已不再多见,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孤独。

诗中“外饰服章改,流光颜貌非”进一步强调了岁月的无情,昔日的容颜和衣着都已改变,令人唏嘘。结尾的“巫咸旧山色,相见尚依依”,则是对故土的不舍与眷恋,尽管时间改变了一切,旧山依旧,情感却愈加深厚。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差,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感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六载重归:诗人经过十六年再次回到故乡,体现了时间的漫长和归乡的期盼。
  2. 顺涂歌式微:顺畅的归乡路上,歌声已经微弱,暗示了生活的变化和人情的冷淡。
  3. 青松弊庐在:青松依旧在破旧的茅屋旁,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4. 白首故人稀:白发的老朋友已经变得少之又少,反映出人事的变化和孤独感。
  5. 外饰服章改:外表的衣着已然改变,象征着时间对人的影响。
  6. 流光颜貌非:光阴流逝,容颜亦随之改变,表现出对青春的怀念。
  7. 巫咸旧山色:巫咸的山色依旧,代表着不变的故乡风景,但人已经不再如昔。
  8. 相见尚依依:再次相见时的依依不舍,表达了对过往的深情眷恋。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故乡的自然景观与人事的变化,加深了情感的渲染。
  • 象征:青松与旧庐象征着坚韧与怀旧,巫咸的山色则代表着故乡的永恒。
  • 拟人:在描写时间流逝时,赋予了时间以情感,使得“流光”似乎有了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人们在变化中对亲情与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对故乡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对逝去岁月的缅怀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松:象征坚韧的生命力,代表着故乡的自然。
  • 弊庐:破旧的茅屋,象征着岁月的沧桑与人情的冷暖。
  • 白首:白发的老朋友,象征着经历了岁月的沧桑,代表着人际关系的脆弱。
  • 巫咸:古代名山,象征着故土和乡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重归故乡经过了多少年?

    • A. 十年
    • B. 十六年
    • C. 二十年
    • D. 五年
  2. 诗中提到的“青松”象征什么?

    • A. 年轻
    • B. 坚韧
    • C. 美丽
    • D. 财富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绝望
    • B. 依依不舍
    • C. 幸福
    •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光抒发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是思乡之情,但李白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而司马光则更注重时间与变化带来的感慨。
  • 杜甫《月夜忆舍弟》:杜甫的诗歌更富有社会责任感,而司马光的诗则着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司马光诗文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嗅梅图 曹仁宪谨荣寿 曹仁宪谨荣寿 其三 曹仁宪谨荣寿 曹仁宪谨荣寿 淳佑甲辰三月中浣奉诏经略同客张景东冯云从 凤凰山 出塞 云厓久客川中江上偶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挂肚牵心 韭字旁的字 铲迹销声 良常 闲曹冷局 固获 竖心旁的字 推亡固存 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革字旁的字 深图远虑 厄字旁的字 舌字旁的字 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塌嘴 剥啄 矜功恃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