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1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11:23
送蒲中舍至政归蜀
司马光
厌苦折腰久,飘然黄鹄飞。
田园示芜没,邻曲有光辉。
昔奋儒衣去,今纡朝绂归。
人生贵知足,得此已为稀。
我厌倦了屈身于世俗的生活,像黄鹤一样飘然飞去。
田园间的杂草丛生,邻居的乐曲却依然响亮。
曾经我披上儒生的衣袍出门,现在却又带着朝廷的绶带回乡。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懂得知足,能够得到这样的生活已经很珍贵。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陕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以其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其诗词风格多以平易近人,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司马光晚年时期,正值他因政治斗争而辞官回乡之时。诗中流露出他对仕途的厌倦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送蒲中舍至政归蜀》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人生哲理的诗作。诗的开头,诗人以“厌苦折腰久”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似乎经过了长时间的忍受与屈从,他渴望追求自由与洒脱。接着,诗人用“飘然黄鹄飞”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向往的生活,黄鹄象征着高远与自由,反映了他内心的向往。
在描绘田园景象时,诗人提到“田园示芜没”,显示出他对现实的无奈,田园荒芜而光辉的邻曲则与他的内心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出他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随后,诗人回忆自己“昔奋儒衣去”,表示他曾经披上儒者的衣袍去追求理想,而如今则“纡朝绂归”,意味深长地表达了他对权力与地位的淡然。
最后,诗句“人生贵知足,得此已为稀”是整首诗的哲理总结,强调了知足常乐的重要性,表明他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现出一种对自由与内心宁静的追求,值得反复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向往自由与简朴生活的情感,强调了知足常乐的人生哲理。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的人生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体现了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鹄”象征什么?
A. 自由
B. 权力
C. 财富
诗的最后一句强调了什么重要的生活哲理?
A. 知足常乐
B. 追求名利
C. 忍耐苦难
诗人曾经穿着何种衣袍出门?
A. 武士服
B. 商人的服装
C. 儒生的衣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资料可以为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词提供参考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