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0:31
《杕柏寄傅钦之三首》
洋洋者膛,泛彼中流,于渚于洲。思其可思,知其可知。其逝勿追,其来勿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洒脱的心境。辽阔的河流在这里汩汩流淌,水面波光粼粼,流经沙洲和岸边。我思念的东西是可以思念的,我所能理解的事情也是我所能理解的。对于已经逝去的,不必去追寻;对于未来的到来,也不必去期待。
诗中并未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一种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和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强调对时间的放松和对人生的淡然。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退之,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他以编撰《资治通鉴》而知名。司马光的诗歌风格清新,常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司马光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沉思和对岁月流逝的淡然态度。
《杕柏寄傅钦之三首》以其清新洒脱的风格,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常和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宽广的空间感,象征着自由与豁达。诗中“思其可思,知其可知”表达了对自己所思所念的清醒认知,强调了人应该知足常乐,不必强求不必要的东西。最后两句“其逝勿追,其来勿期”更是点出一种人生的哲学:既要接受过去的逝去,又要对未来的到来保持一种开放和放松的心态。这种思想不仅是道家思想的体现,也是对人生智慧的深刻反思,具有很高的哲理性和实践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强调接受过去和未来的无常,体现一种道家哲学的智慧。
诗词测试:
诗中“洋洋者膛”中的“洋洋”意指: A. 狭窄 B. 宽广 C. 深沉
“其逝勿追,其来勿期”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A. 对过去的执着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人生的淡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与司马光的诗歌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王维的诗更加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而司马光所写则更倾向于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两者在风格上有显著差异,但都体现了宋代诗歌的深厚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