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5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51:25
徐熙妙腕,团合花魂,尺线疑湿。
曳露含风,胭脂到底输淡白。
借他闭雨门深,梦洛阳香国。
狂客成诗,酒酣殿上小立。
何处浓华,遽相恼素娥閒逸。
雪妆初就,冷落歌钟不得。
三月纷纷车马,遍江南江北。
撩乱休嫌,要人紧护春色。
徐熙的巧妙手腕,仿佛将花的灵魂凝聚,细细的花线似乎沾了露珠。
轻轻地摇曳着露水,夹带着微风,胭脂的颜色终究不敌那淡淡的白色。
借他关闭那深邃的雨门,梦回洛阳的香国。
狂放的诗人写下诗篇,酒酣之际在殿上小立。
哪里有那浓郁的繁华,竟让素娥心生怨恨而显得悠闲。
雪白的妆容刚刚打扮好,却冷落了歌声和钟声。
三月间车马纷纷,遍布江南江北。
撩动的春色不要嫌乱,得有人紧紧护住这春光。
曹溶,明代诗人和画家,擅长绘画和诗歌,作品常以花鸟为主题,具有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该诗创作于明代盛行的文人雅集之时,文人们常在春日聚会,吟诗作对,赏花饮酒,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华胥引 题画梨花牡丹次张叔夏韵》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文人生活的雅致。诗中通过描绘花的形象,表达了对美的向往和对春色的珍惜。开头两句,徐熙的妙腕与花魂相结合,展现了艺术创作的灵性,仿佛画家在用心灵描绘一个生动的春日场景。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借用“露含风”和“胭脂”对比,传达了春天的柔美与温暖。随着诗意的推进,洛阳的香国和狂客的诗篇让人感受到文人之间的洒脱与豪情,表现了他们在醉酒之后的洒脱与自由。然而,随着“何处浓华”的提及,诗人又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和无奈,尤其是“雪妆初就”的冷落,暗示了繁华背后的孤寂。最后两句则总结了春天的繁忙与喧闹,表现出一种对春光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人们在春日中不愿意放弃美好事物的心情。
徐熙妙腕,团合花魂,尺线疑湿。
描述画家的高超技艺,形象地展示了花朵的灵动。
曳露含风,胭脂到底输淡白。
通过比喻,展示春天的清新和柔美,强调了淡白色的优雅。
借他闭雨门深,梦洛阳香国。
表达对美好记忆的追寻,借助洛阳的名声,唤起对繁华的向往。
狂客成诗,酒酣殿上小立。
描绘了文人饮酒作诗的情景,体现出洒脱和自信。
何处浓华,遽相恼素娥闲逸。
表达繁华的短暂和素娥的无奈,暗示生活的矛盾。
雪妆初就,冷落歌钟不得。
描绘了刚打扮的女子却因环境的冷落而感到孤独。
三月纷纷车马,遍江南江北。
表达春天的热闹与繁忙,体现出春光的普遍与美好。
撩乱休嫌,要人紧护春色。
强调珍惜春天的美好,呼唤人们共同维护这份美丽。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繁华过往的惋惜,展现了文人雅士追求生活情趣的精神风貌。
诗中提到的“徐熙”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书法家
B. 画家
C. 诗人
答案: B
“胭脂到底输淡白”中对比的是什么?
A. 色彩
B. 形状
C. 情感
答案: A
“何处浓华,遽相恼素娥闲逸”中“素娥”指代的是?
A. 月亮
B. 花朵
C. 诗人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