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华胥引 其一 春夜同紫帆,用玉田韵

《华胥引 其一 春夜同紫帆,用玉田韵》

时间: 2025-05-04 03:31:44

诗句

微波月地,水样流年,浸来都湿。

觅影偏逢,凉魂步入花路白。

啼鹃泪尽东风,感离红家国。

今夜星前,恨天有个人立。

拾片梨云,算不许玉香遗逸。

瞒鹦浅坐,怎被暗愁知得。

千古春怜才子,只沉香亭北。

小小山楼,让侬来领空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1:44

原文展示

华胥引 其一 春夜同紫帆
微波月地,水样流年,浸来都湿。
觅影偏逢,凉魂步入花路白。
啼鹃泪尽东风,感离红家国。
今夜星前,恨天有个人立。
拾片梨云,算不许玉香遗逸。
瞒鹦浅坐,怎被暗愁知得。
千古春怜才子,只沉香亭北。
小小山楼,让侬来领空色。

白话文翻译

在微波荡漾的月下,流逝的时光如水般湿润。
寻觅影子时,意外遇见了凉爽的灵魂,走上了花香四溢的小路。
啼叫的杜鹃泪水已尽,东风送来了对故乡的思念。
今夜星空下,怨恨天空中有一个人独立其间。
捡起片片梨花的云彩,怎能不让那玉香的遗逸感到惋惜?
轻轻坐着的鹦鹉,怎么能知道我心中的暗愁?
千古以来春天都怜惜有才之士,唯有那沉香亭北留有我的足迹。
小小的山楼,让我来领略这空旷的色彩。

注释

  • 微波月地:微波荡漾的水面在月光下的景象。
  • 水样流年:流逝的岁月如水般轻柔。
  • 凉魂:指清幽的灵气或幽静的气氛。
  • 啼鹃:杜鹃鸟的啼叫,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
  • 玉香遗逸:指美好的香气隐逸,形容美好事物的逝去和遗憾。
  • 千古春怜才子:表达对有才之士的怜惜和赞美。

典故解析

  • 杜鹃: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杜鹃常常与思乡、离别相联系,因为其叫声悲切,常在春季响起。
  • 沉香:沉香是一种珍贵的香木,常用于形容高雅和珍稀的事物。
  • 山楼:山楼常被视为隐逸之所,象征着一种超脱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易顺鼎(约1660-1730),清代诗人,字景升,号天籁。易顺鼎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抒发个人情感,尤其在春夜、离别等主题上有独到的见解。

创作背景

《华胥引》是易顺鼎在春夜游览花路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和情人的思念。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个人情感的重视,以及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华胥引 其一》以春夜的美丽景色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全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读者感受到春夜的温柔与忧伤。开篇“微波月地,水样流年”,通过月光下的水波,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暗示了生命的无常与珍贵。接着,诗人通过“觅影偏逢,凉魂步入花路白”,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

“啼鹃泪尽东风,感离红家国”一句,将思乡之情与春天的哀愁结合,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离别的无奈。此后,诗人表达了对孤独的感慨:“今夜星前,恨天有个人立”,在浩瀚的星空下,独自一人,感受到深深的孤独与无助。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微波月地,水样流年,浸来都湿:描绘了月光下水面的微波,象征着岁月的流逝,浸润了所有的景物。
  2. 觅影偏逢,凉魂步入花路白:意外邂逅了凉爽的灵魂,走入花香四溢的路上,暗示着一种悠然的心境。
  3. 啼鹃泪尽东风,感离红家国:杜鹃鸟的啼叫和泪水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家国的深情怀念。
  4. 今夜星前,恨天有个人立:在璀璨星空下,诗人感到孤独,表达了对孤身一人的怨恨。
  5. 拾片梨云,算不许玉香遗逸:捡起片片梨花云彩,感叹美好事物的流逝与遗憾。
  6. 瞒鹦浅坐,怎被暗愁知得:轻轻坐着的鹦鹉,无法知晓我心中的暗愁。
  7. 千古春怜才子,只沉香亭北:千古以来春天都怜惜有才之士,唯有我在沉香亭北留下足迹。
  8. 小小山楼,让侬来领空色:小小的山楼,邀请你来领略这空旷的色彩。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样流年”比喻时光流逝,形象生动。
  • 拟人:如“凉魂步入”,赋予灵魂以人的动作。
  • 对仗:如“啼鹃泪尽”与“感离红家国”,展现了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个体孤独的感慨,情感细腻而深刻,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水波:象征着流逝的时光,寓意无常。
  • 月光:象征着宁静与思念,烘托出孤独的氛围。
  • 杜鹃:象征着思乡的情感,常与离别相联系。
  • 梨云:象征着美好与遗憾,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微波月地”意指什么? A. 月光照耀的地方
    B. 水面波纹荡漾
    C. 时光流逝

  2. “啼鹃泪尽”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爱情的渴望
    C. 对自然的赞美

  3. “拾片梨云”中的“梨云”象征什么? A. 美好事物的流逝
    B. 春天的气息
    C. 友谊的珍贵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的经典作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理想的追求。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描绘了春夜的美丽与离别的愁苦。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华胥引》: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加直白,而《华胥引》则更具细腻的情感描绘。
  • 《月夜忆舍弟》(杜甫)与《华胥引》:两者都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月夜忆舍弟》更为沉重,而《华胥引》则带有春夜的柔美。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典文学名篇赏析》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上人 上杜相公 山水屏 山槛小饮 山茶花 仁宗皇帝挽词三首 人情 鹊山亭 鹊山 去年久旱六月十三日入境得雨今年复早得雨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武昌官柳 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尢字旁的字 敬老怜贫 日角偃月 一寸赤心 誓不罢休 没石饮羽 包含摄的成语 风字旁的字 乙字旁的字 阳道州 口字旁的字 什袭而藏 烈女不嫁二夫 情若手足 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