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2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9:30
原文展示:
萧二十三赴歙州婚期二首 卢仝 〔唐代〕
淮上客情殊冷落,蛮方春早客何如。 相思莫道无来使,回雁峰前好寄书。 南方山水生时兴,教有新诗得寄余。 路带长安迢递急,多应不逐使君书。
白话文翻译:
在淮河上游的客人们心情特别冷落,南方的春天来得早,客人们的心情又如何呢? 不要说没有信使来传递相思之情,在回雁峰前正好可以寄信。 南方的山水景色激发了创作灵感,让我有了新诗可以寄给你。 路途遥远,从长安出发急速前行,多半不会追上使君的信件。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仝(约795-835),字玉川,唐代诗人,与韩愈、孟郊等人为友,其诗风格独特,多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是卢仝为友人萧二十三赴歙州(今安徽歙县)结婚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人多有游历和交友,诗中提到的“淮上”和“蛮方”反映了唐代的地理和文化多样性。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其新婚的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淮上”和“蛮方”的客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萧二十三的深切思念。诗中“相思莫道无来使,回雁峰前好寄书”一句,巧妙地利用了“回雁峰”这一地理意象,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通过书信传递相思之情。后两句则通过“南方山水生时兴”和“路带长安迢递急”的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南方美景的赞美,又暗示了友人旅途的艰辛和诗人对其的关切。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淮上客情殊冷落,蛮方春早客何如。”
“相思莫道无来使,回雁峰前好寄书。”
“南方山水生时兴,教有新诗得寄余。”
“路带长安迢递急,多应不逐使君书。”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通过地理和情感的对比,诗人展现了友人旅途的艰辛和自己的关切,同时利用书信这一媒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回雁峰”位于哪个省份? A. 湖南省 B. 湖北省 C. 江西省 D. 广东省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A. 直接表达 B. 通过书信 C. 通过诗歌 D. 通过礼物
诗中的“蛮方”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北方 B. 南方 C. 东方 D. 西方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