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寒食应制

《寒食应制》

时间: 2025-05-06 02:02:08

诗句

凤城春色晚,龙禁早晖通。

旧火收槐燧,馀寒入桂宫。

莺啼正隐叶,鸡斗始开笼。

蔼蔼瑶山满,仙歌始乐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2:08

原文展示:

寒食应制 韦承庆 〔唐代〕

凤城春色晚,龙禁早晖通。 旧火收槐燧,馀寒入桂宫。 莺啼正隐叶,鸡斗始开笼。 蔼蔼瑶山满,仙歌始乐风。

白话文翻译:

京城的春天来得晚,皇宫的晨光早早照耀。 旧时的火种在槐树下熄灭,残留的寒意进入桂宫。 黄莺在叶间啼叫,鸡群开始争斗,笼门刚刚打开。 瑶山郁郁葱葱,仙乐随风飘扬。

注释:

  • 凤城:指京城,古代常以凤凰象征皇家。
  • 龙禁:指皇宫,因皇帝为龙,故称皇宫为龙禁。
  • 槐燧:指古代取火用的槐木和燧石。
  • 桂宫:指宫殿,因汉武帝建桂宫而得名。
  • 蔼蔼: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瑶山:指仙山,比喻皇宫。

典故解析:

  • 旧火收槐燧:寒食节习俗,古代寒食节禁火,用槐木和燧石取新火。
  • 馀寒入桂宫:寒食节后,天气尚未完全转暖,仍有寒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承庆,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多应制之作,风格典雅。

创作背景: 此诗为应制诗,即应皇帝之命而作,内容多赞美皇宫春景,表达对皇家的忠诚和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后的皇宫春景,通过“凤城”、“龙禁”等词汇,展现了皇家的尊贵和庄严。诗中“旧火收槐燧,馀寒入桂宫”一句,既体现了寒食节的习俗,又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后两句“莺啼正隐叶,鸡斗始开笼”生动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整首诗语言典雅,意象丰富,表达了对皇家春景的赞美和对春天的喜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凤城春色晚”:京城的春天来得晚,暗示了皇家的尊贵和庄严。
  • “龙禁早晖通”:皇宫的晨光早早照耀,展现了皇宫的辉煌。
  • “旧火收槐燧”:寒食节习俗,旧火熄灭,新火未生。
  • “馀寒入桂宫”:寒食节后,仍有寒意,桂宫指宫殿。
  • “莺啼正隐叶”:黄莺在叶间啼叫,春天的生机。
  • “鸡斗始开笼”:鸡群开始争斗,笼门打开,春天的活力。
  • “蔼蔼瑶山满”:瑶山郁郁葱葱,比喻皇宫。
  • “仙歌始乐风”:仙乐随风飘扬,皇宫的祥和。

修辞手法:

  • 比喻:“凤城”、“龙禁”比喻京城和皇宫。
  • 拟人:“莺啼正隐叶”、“鸡斗始开笼”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行为。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凤城春色晚,龙禁早晖通”。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皇宫春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皇家的忠诚和赞美,以及对春天的喜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凤城:京城,皇家象征。
  • 龙禁:皇宫,皇家象征。
  • 槐燧:古代取火工具,寒食节习俗。
  • 桂宫:宫殿,皇家象征。
  • 莺啼:春天的象征。
  • 鸡斗:春天的活力。
  • 瑶山:仙山,比喻皇宫。
  • 仙歌:皇宫的祥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凤城”指的是什么? A. 京城 B. 皇宫 C. 仙山 D. 园林

  2. “旧火收槐燧”反映了哪个节日的习俗? A. 春节 B. 元宵节 C. 寒食节 D. 端午节

  3. 诗中“莺啼正隐叶”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秋天的萧瑟 B. 夏天的炎热 C. 春天的生机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寒食城东即事》:同样描绘寒食节的景象,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诗词对比:

  • 韦承庆《寒食应制》与王维《寒食城东即事》:两者都描绘了寒食节的景象,但韦诗更多表达对皇家的赞美,而王诗则更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韦承庆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节日文化》:详细介绍了寒食节的习俗和文化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落花五十首 其二 落花五十首 其一 散木高居图赠吴元璧 溪亭小景 长干行 周较书宗道主吾塾自吾弟以及吾儿去就十余年因竹请题寓情有咏 题画 渡黄河 代父送人之新安 庐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团量 鸟逝 足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忘年之契 走之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讨恶剪暴 高帽子 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大山小山 包含踒的词语有哪些 构衅 今月古月 掣襟肘见 巳字旁的字 断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