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0:21
《普济寺遣怀》
江上西风一叶黄,
莎鸡络纬满丛篁。
物华乘兴看都好,
时序逢愁速不妨。
露下星河光潋滟,
月明岩谷气清凉。
愿闻四海销兵甲,
早种梧桐待凤凰。
在江边西风中,一片黄叶飘落,
莎鸡与络纬在竹林间鸣叫。
万物的美好都让我兴致勃勃,
然而时光如流水,让我忧愁不已。
露水下,星河的光辉闪烁着,
明月照在岩谷中,气息清凉。
我希望四海的兵器都能销毁,
早日种下梧桐树,静待凤凰来临。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千里,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重要谋士之一,参与了明朝的建立。刘基的诗歌风格深受唐诗影响,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表现出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普济寺遣怀》写于刘基晚年,诗人身处动荡的时代,内心充满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的渴望。普济寺作为创作地点,给了他一种宁静的环境,促使他反思人生与社会。
《普济寺遣怀》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诗作。诗人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社会动荡的感慨。开头一句“江上西风一叶黄”以秋天的黄叶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无情的感叹。接着,莎鸡与络纬的鸣叫声使得自然景象生动起来,生机与死亡交织,形成鲜明对比。
“物华乘兴看都好,时序逢愁速不妨”一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的向往,却也无可避免地遭遇到现实的愁苦。此时的诗人,虽然欣赏到自然的美丽,但内心的忧愁却让他无法真正享受。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宇宙的描绘,“露下星河光潋滟,月明岩谷气清凉”展现了夜空的宁静与明亮,反映出诗人寻求内心平静的渴望。
最后两句“愿闻四海销兵甲,早种梧桐待凤凰”则是对和平与理想的向往,表现出对社会动荡的深切关怀。诗人在这里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梧桐和凤凰的意象象征着理想的再生与希望。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与对和平的向往。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诗人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中提到的“莎鸡”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种水鸟
C. 一种树木
D. 一种虫子
“愿闻四海销兵甲”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富饶
B. 和平
C. 权力
D. 名声
诗中“月明岩谷气清凉”描绘的是:
A. 白昼的景象
B. 夜晚的宁静
C. 早晨的清新
D. 傍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