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5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50:24
寄题契世本东溪渔唱亭
作者:刘基 〔元代〕
落日去层峦,清溪檐轻浪。
呕哑戢柔橹,欸乃发孤唱。
初随飘风起,复逐行云飏。
月色照未阑,滩声杂逾壮。
恐有濯缨人,一听一惆怅。
落日渐渐落下,映照着高耸的山峦,清澈的溪水轻轻拍打着亭檐。
橹声呜咽,轻柔的船桨在水面上划动,渔歌悠然传出。
歌声初随飘风而起,随后又随行云而飘荡。
月色洒下,夜未深,水滩的涛声混杂着渔歌更显得雄壮。
我恐怕有洗濯衣裳的人,听到这歌声后会感到一丝惆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濯缨”出自《楚辞》,描述在水边洗涤的场景,暗含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深邃,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细节。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刘基晚年,他在东溪渔唱亭写下此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寄题契世本东溪渔唱亭》是刘基的一首写景抒情之作。整首诗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山水景色,以及渔歌的悠扬和夜晚的宁静。诗中“落日去层峦,清溪檐轻浪”开篇即刻画出了一幅优美的自然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与细腻的观察。随着诗句的推进,渔歌的声音在风中飘荡,给人一种孤独而又动人的情感体验。
诗的最后两句“恐有濯缨人,一听一惆怅”,则通过想象洗衣裳的人听到渔歌后感到惆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感慨。整首诗情景交融,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富有哲理的氛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呕哑戢柔橹”,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渔歌的低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呕哑”是形容什么的声音?
A. 清脆
B. 低沉
C. 嘹亮
答案:B
“濯缨人”指的是?
A. 渔夫
B. 洗衣裳的人
C. 诗人
答案:B
诗末的惆怅感来源于什么?
A. 自然的变化
B. 渔歌的孤独
C. 人生的无常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基的《寄题契世本东溪渔唱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但前者更强调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而后者则更注重环境的静谧与内心的宁静。
推荐书目: